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2部分

一個團體,發展至今,各種福利和資源都是靠著剝奪諸如王府、衛所、士紳這樣的明廷內部的既得利益者們的所有才實現的。正因為如此,陳文和他的部下們就絕不會讓這些東西死灰復燃,因為他們恢復了元氣就必然要向江浙明軍討還他們失去的一切,而這一切便體現在了擁明和改朝換代的矛盾之上。

張煌言是儒家士大夫出身,是明廷的舉人,儒家地主階級的一員,從階級屬性上是必然要擁護明廷的。但是他在江浙久矣,卻很清楚,想要驅逐韃虜,還是要指望這支名為江浙明軍的怪獸,其他勢力內鬥還不夠呢,根本指望不上。

就這樣,一面是君臣之義,一面是夷夏之防,兩廂交錯,張煌言的內心就不斷的被這兩種儒家思想所折磨,直到今天,發洩過後他的聽到了陳文的這一番話,才算是舒服了許多。

“謝謝你,輔仁。驅除韃虜,我必竭盡全力。”

“不必客氣,人各有志,我也絕不會強求。”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明廷立國已近三百年,制度腐朽,貪婪的王府、無恥計程車紳、縱兵為禍的軍頭們早已將大廈的梁木蛀斷,否則也不會有李自成輕取京師、北方傳檄而定。

現在的南明王朝,能夠支撐到現在,並非是如何的勵精圖治,完完全全是剃髮易服激起了夷夏之防的思想為其續了一波命。等到天下重歸太平,腐朽重新籠罩中國大地,用不了多少年就又會是一場天下大亂。

道理如此,但是對於張煌言,陳文在江浙的異軍突起使得他保全了性命,但也與西湖三傑的並稱徹底說了再見。為天下而向其效忠,還是為忠君思想而繼續守望明廷,陳文不願意為此去折磨張煌言,人各有志,而陳文給張煌言的也是這矛盾之中唯一的一個兩全其美。

這一天結束,齊王府內,除了高階官員們有意無意的開始與張煌言保持距離以外,一切都彷彿是沒有發生過一樣。

確定了對荷蘭人的貿易封鎖,命令下達,向著南直隸、浙江、福建以及廣東的沿海各港口的提舉市舶司傳達,各地的官府也招來了本地的海商,勒令他們停止與荷蘭人的一切貿易,如有違背,自當以通敵論處。

陳文對鄭成功的支援,很快就得到了鄭成功的回應,上萬的福建明軍拔錨,乘船前往臺灣南部,用以加大屯田、向荷蘭人以及臺灣土著部落宣戰,同時還拆除了漳州與潮州之間的兩座堡寨,權作是施之以好。

福建明軍的重心轉向臺灣,江浙明軍在福建和廣東東部的軍事壓力銳減。不過,根據情報顯示,好像延平郡王的世子對此並不滿意,存在認為其父的行徑不分輕重、本末倒置的可能。

這一結果,還要幾個月後才會顯現出來,在此之前,陳文卻率先下達了一道具有創造性的政令,在流通貨幣中加入一種鑄幣工坊新近生產出來的銀製品,她的芳名叫做銀元。

“銀兩用之以流通,成色不一、大小不等、形狀各異,往往需要專門的工具進行測量,實不方便,特改以同等成色、大小及形狀圖案之銀元加入流通渠道。銀元成色為九銀一銅……”

“自永曆十三年而始,官吏俸祿、將士軍餉改用銀元發放,夏稅而始,稅賦徵收改用銀元與銅錢共同結算。銀兩兌換銀元,可在光復票號位於各府的總號進行,以政令下達之日為本府兌換之始……”

“銀元不同於銀錠,私自融化、改鑄者與偽造同罪,首犯誅三族,從犯斬首示眾……”

府、縣衙門的吏員、各鄉鎮百戶所的文吏,政令張貼之後透過他們的口向普通百姓轉達。銀元開始投放市場,不過為了防止出現擠兌現象,陳文定下了先下達政令,開放民間兌換,在一段時間之後再用到俸祿發放和稅賦徵收,使民間對這一貨幣的出現和使用能夠有一個準備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