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7部分

恐怖類科幻小片中影響最大的,可能要屬1984年上演的《終結者》第一集。和本系列高成本大製作的二、三集不同,第一集完全是個“小片”。它由俄裡翁、赫姆代爾、西太平洋影業公司拍攝。導演是剛剛出道獨立拍片的卡梅倫,主演則是不久前才因為《野蠻人柯南》而走紅的施瓦辛格。他們遠沒有後來的高昂身價。可以說,正是這些人對科幻電影的把握能力,才使這部小成本科幻片開創了大場面。《終結者》第一集特技場面有限,少數幾個在攝影棚中製作的戰爭場面也絲毫算不上宏偉,限於當時的條件只能拍成黑乎乎的夜景。它能夠抓住觀眾,更展示了從編劇到剪輯等各方面的能力。

1986年,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和布魯克斯公司合作,改編了科幻小說《蒼蠅》。這是這個經典短篇第二次被搬上銀幕。一九五七年拍攝的第一版已經很難找到了。而這第二版就是一部小成本科幻片。主人公在實驗遠距離傳輸時,和一隻蒼蠅的資訊混在一起。於是,在幾十天時間裡,他慢慢變成一個人蠅合體的醜陋生物。這部影片的全部特技就是高超,然而用不了多少成本的化妝術。

恐怖類小片的代表,還有《異種》系列三部曲。與《異形》系列相比,這部背景是當代地球的科幻片場面很現實。主要是靠化妝術設計幻想畫面。直到剛剛完成的第三集,仍然沒有堪稱宏大的場面出現。但它製造的恐怖氣氛,能夠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第五卷:科幻影視概述 第四章:“科幻小片”的魅力(5)

第五節:其它“科幻小片”佳作

當我們在銀幕上欣賞邦德上天入地,運用各種高科技道具和敵人較量時,我們很難想象,這是一個從“小片”發展來的巨片系列。《007》第一集《諾博士》由英國永長和聯藝影片公司製作。它既是科幻片,又是典型的“小片”。影片中那輛噴火裝甲車,一望而之是用廉價紙板搭建的。只是到好萊塢接手後,它才發展成大製作。

2004年,又一集《生化危機》上演了。但所有這些電影的前身,是七十年代由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拍攝的一部小片《細菌浩劫》。一種流行於東歐馬匹身上的病毒,可以令馬匹互毆致死。美國軍方秘密將它們進行基因工程改造,使之可以傳染到人類,令對方士兵瘋狂互毆,造成恐怖。但偽裝成“農業科技公司”的秘密武器基地發生細菌洩漏,主管科學家等人沾染病菌,成為殺人怪物。這個核心線索一直保留在以後各集《生化危機》中,但這部原始作品只是一部小製作,大部分情節發生在實驗大樓,於是可以在攝影棚裡搞定。題材本身也不要求多少特技,除了化妝以外。《細菌浩劫》主要以情節絲絲入扣取勝,並切中了當時的反戰情緒。

八十年代,仍處在冷戰高潮之中的美國上演了一部小成本科幻片《紅色黎明》。它虛構了蘇聯軍隊侵入美國後,一批美國城鎮青年進行遊擊戰的故事。這部影片因為意識形態色彩十分濃厚而引起轟動。雖然此前有許多直接描寫核大戰的科幻片上演,但描寫蘇軍登上美國本土的電影還非常少見。

但是,這部屬於“重大題材”的科幻片,其實是一部典型的小成本電影。它全部故事就發生在一個小鎮上。除了幾十個蘇聯官兵走走佇列外,或者呈散兵陣形衝鋒外,沒有什麼大兵團作戰的場面。甚至,它用天空中雜亂無章的飛機尾跡來表現蘇美空軍飛機格鬥,令人懷疑製片人沒有錢租真飛機用於拍攝。

災難科幻巨片《逃出洛杉基》給觀眾呈現了城市地震、水下廢墟、驚濤駭浪等大場面,以及許多“奇技淫巧”般的特工器械道具。而它的前身《逃出紐約》也只是一部投資很小的街頭打鬥片。這部電影拍攝於1981年,製作者是埃夫科恩伯塞、國際電影投資者和戈德克雷斯特影片公司。由這些小遊擊隊式的電影公司來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