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的媽。
故事之外,史蒂文森有一個重要的觀點是,他認為兒童在兩到四歲之間能儲存清晰的前世記憶,七八歲以後這種記憶就會衰退。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兩個例子中的主角都是小孩。史蒂文森還認為人身上的胎記就是前世傷痕,他講人在輪迴當中,如果前世是被刀刺殺的,或是被子彈打死的,或者被灼傷致死,傷口以及受傷那個部位,往往會在後世身上留下明顯的印記,即一出生就會有胎記或帶有先天缺陷。
儘管前世今生之說每每以一副神秘莫測的面孔示人,但其實我們從小就不陌生。翻過很多遍的《西遊記》中,唐僧就是金蟬子的轉世。賈寶玉和林黛玉也是一個由神英侍者、一個由絳珠仙草變來。甚至我們還在歷史書裡讀過羊祜的故事,這也是枚催淚彈。長大之後,又多多少少會看李碧華,再不濟也看過電影版的《胭脂扣》。雖說有時候看著看著也會覺得怪力亂神,畢竟身邊沒一個人親身體驗過,但架不住很美。故事很美,或者感情很美。 txt小說上傳分享
黃粱一夢,繞樑三日(2)
大部分依託前世今生模式的這些虛構故事,使我相信,人們對轉世的信仰與其說是對生的崇拜,不如說是貪戀生的附帶品——多半是感情。撕心裂肺的隔著陰陽兩界的情人,《星語心願》如是,《人鬼情未了》如是,《時光倒流七十年》亦如是。
但有時候也會發現,相信人有前世,有輪迴,靈魂不滅,生命資訊永流轉,其實還不如抱個長生不老的幻想。因為秦始皇、徐福煉仙丹,還能圖個實在,最後哪怕毒死了也痛快。而妄圖下輩子重新託生,或回到過去,從而糾正舊世界的人,只是把希望建立在海市蜃樓上,除了證明了人的虛弱、無力,前世今生也化作一場傷筋動骨的自欺欺人和自我撫慰。《大話西遊》中的白晶晶一見至尊寶就來一句“臭猴子,你以為變成人樣我就認不出你啦!”並沒有喚醒失憶的對方,不過兩人在正牌世界裡倒過得甜蜜愜意,當時空彎曲發生錯亂之後,糾葛情仇也陸續開場,幾乎沒有人不受重創,至尊寶沒有從過去救回白晶晶,又看著紫霞眼睜睜死掉,到頭來月光寶盒不是成全愛情的利器,卻製造了一場猴子撈月。
前世今生之說也從來不單是東方的產物。基督教出現前,西方就一直有相信輪迴的傳統,像畢達哥拉斯和柏拉圖都是轉世論的信徒。甚至早期基督教中也曾有輪迴之說,直到公元五五三年,《聖經》學者奧利金受到公開譴責,才開始了迄今近一千五百年的反輪迴轉世之火。但隨著二十世紀宗教教條主義的衰落和多元文化的興起,轉世論已開始在西方回流。
一九九二年,科波拉在他那部充滿鬼火與歷史剪影的《驚情四百年》中,借華麗的吸血鬼伯爵一角,堅定不移地散播了一種對轉世論的篤信意味。喧囂與騷動的倫敦鬧市街道,背井離鄉的德古拉伯爵躲在一隅,小報童正在吆喝因他而起的頭條新聞,前一晚隨著他的降臨,最強烈的風暴被喚至英國,狼人膽大出沒,動物園的兇獸因著誘惑也都掙破圍欄,但是他心底卻肆虐著比那海浪還要強烈一萬倍的波動。此刻他戴著高高的禮帽,古典的圓形墨鏡,盯緊內心不安分的來源——他四百年未見的妻子,原來的伊麗莎白,現在的米娜,並悄悄向她低語,“看我,看我,現在。”
在電影院裡,他顫抖的聲音穿過翻滾的時間和蒸騰的歷史煙霧向她表白,“我跨過時間的瀚海來尋你。”是世界上最堅貞的愛情誓言,與幾個世紀前她為他殉情時留下的片語遙遙呼應,“我的王子死了,沒有他生存毫無意義,但願在天上能夠相逢。”不同的是,她輾轉流離,早已喝過百轉回腸的忘川水,而他懷抱著對她的祭奠,成為不見天日的活死人,眾人皆欲殺之的嗜血怪物,如果她見他爬在地上苟且偷生,想必會慟哭失魄。
不用致幻的顛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