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草原人進入了邊牆以內,才會遇到難題。
首先烽火臺是建立在各個制高點上面的,他們的作用就是用來發現敵人,並且第一時間發出警報。
通常一個烽火臺裡面有五十個軍士,配備了各種武器和糧食,可以供他們抵抗很長一段時間。
當然了,沒事兒的時候草原人並不願意爬那麼高去拆毀烽火臺,太不划算了,關鍵你打下烽火臺並沒有什麼具體的用處,還浪費時間。
烽火臺往裡面走,便是隔著幾十米就有一個的敵臺、駐堡、所堡。
敵臺、駐堡和所堡都差不多,顧名思義便是一個個的大小不一的碉堡,大的能容納上百人,小的可以容納十人。
有山坡的地方必然有敵臺、駐堡和所堡,地勢險要的地方,沒有山坡都要修建出一個山坡來,然後再修建駐堡和所堡在上面。
這樣一來,敵人一旦經過,居高臨下的敵臺、駐堡和所堡,就可以用弓弩等攻擊他們。
一旦他們想要一個一個的拔除敵臺、駐堡和所堡,必然就會陷入一次次殘忍的剿殺戰之中,傷亡通常都比守衛者大。
而且常常容易顧此失彼。
因為這些敵臺、駐堡和所堡最遠的也就是一百來米,經常十米就是一個,彼此之間還能有所支援。
然後差不多一百個敵臺、駐堡和所堡的中心地帶,必然有一個衛城。
衛城同樣在地勢最關鍵的地方,想要進攻太原城,必須又要拔掉衛城。
每一個衛城之中都有三千人到五千人不等,衛城的各種防禦物資更加的充沛,倘若在士氣高昂的情況下,死傷一兩萬人才能攻下來。
這麼一路消耗下去,乞顏族有多少人來填補這些窟窿?
最後,才是路上最大的boss——大同城!
大同城居民二三十萬,駐軍兩萬,倘若加上了壯丁等等,起碼能有五萬。
大同的城防設施也非常完善,城牆高達五丈以上,城牆後面還有一層箭樓、堡壘,可以和城牆這邊相通。
即便是敵人殺上了城牆,他們也可以在後面射箭殺傷敵人。
如果沒有內奸,外面缺乏攻城械具的乞顏人想要攻下大同城,少了萬的死傷,簡直是想都不要想。
看看!
這麼一趟打下來,就算大同城的整條長城防線沒有任何援軍,乞顏人都必須要付出至少十萬人的死傷代價,才能攻破這條防線。
乞顏哪個部落有十萬以上的精兵?
就算七八個部落一起來,他們難道沒有私心?
他們誰捨得把自己的精壯族人丟在這裡?
所以迄今為止,大同防線一次都沒有被徹底攻破過。
太祖皇帝的這麼一套防禦手段,不知道被多少人讚歎過!
當然了,乞顏人、回鶻人、西羌人和室韋人可不贊同。
在草原人這邊,他們把這些長城防線稱作為——鐵刺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