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80年九月九日,清晨的北京飄著一層薄薄的白霧,今日皇帝大婚,整個北京上至皇親國戚,下至販夫走卒所有人都穿出自己的禮服。
這禮服制度在朱翊鈞和禮部的刻意推動下,整個大明所有百姓只要成年都會有一套自己的禮服。
適用場景和後世的西裝差不多,不過這些漢服的樣式可比西裝好看多了,適合中國人的才是最好的。
士農工商還有教坊司的賤籍都有自己的禮服,而且都是逾制的,這些衣服的制式都是禮部經過和皇帝的多次拉鋸才定下來。
士人依然是絲綢做底華夏錦繡覆蓋,顏色以純色居多,體現清高,靴子多以皮靴為主。
農家人男子則是多以厚棉布為底,顏色大多也是以鮮豔為主,靴子看各家財力,但最次的也是膠底棉靴,當然有一些小地主有點小錢還可以買絲綢穿,只是樣式要簡單的多。
女子則是以立領馬面裙為主,外加絲絹圍巾,加上這些年民間流行起來的不鏽鋼首飾和香水、彩妝讓整個大明的女子一個個看起來精神煥發,美豔動人。
商人也破例的允許穿絲綢製作的外衫,但是裡衣還是刺繡的棉衣,商人的衣服和其他人的樣式都不一樣,都是雙開的外衫。
匠戶如今早已不再是低賤的代名詞,雖然這些人沒有辦法和農戶一樣以最低的價格租賃責任田,但是有手藝在身上,吃飽穿暖問題也不大,而且若是有餘錢還是可以租賃商業田的。
只要後代租種三代商業田就可以從匠籍轉為農籍,但是一旦其他戶籍的百姓以技術作為謀生手段,三年後就會自動轉為匠籍。
這種制度眼下看來倒是沒什麼,可是若是長期來看就能發現這是對國家資源分配最好的。
想種田的就種田,想做工的就做工,無論怎麼選,基本土地都會被利用起來不會導致荒廢。
只要基本土地在,國家的基本口糧就不會出現問題,即便是以後農籍百姓減少國家也以收回土地進行集中耕種。
要知道如今大明的百姓除了那些需要專門種植在山地上的作物,基本上不存在山地,都是平坦的良田。
用養活十幾億人的土地來養活一億人實在是再簡單不過了,更何況現在的大明土地實在是太多了。
糧食的產量也是居高不下,甘薯土豆已經慢慢的從前幾年的粉條主食變成了稻米、小麥還有玉米。
甘薯土豆大部分都被磨成粉拿去做成飼料,各地的飼養場這些年可謂是順風順水,得益於顆粒乾糧的盛行。
所有百姓家每年都會拿出很多甘薯土豆拿到飼料廠換取一些雞鴨豬魚,而後讓食品加工廠做成臘肉或者肉粉拿回家中儲存好作為存糧。
至於最下層的賤籍還是有的,畢竟這個世界上無論多麼完善的制度總是會有一群人渣,這些人殺了又不至於,坐牢也不過簡單的勞教。
於律法而言已經是做到能罰的最高,可是對於民間道德來說卻是難以平民怨,一壞壞一家的情況可不是說說的,這種情況下不殺不懲直接打入賤籍是最合適的。
當然朱翊鈞並沒有繼續保持那種世代為賤籍的制度,但是也立下了世襲三代規矩,而後轉入鑑於士農工商之外的佃籍,三代佃籍沒有黑點才能轉為農戶。
但是這些人也有自己的禮服,薄棉布做成的工衣,至於教坊司的那些吹拉彈唱的樂戶朱翊鈞也把他們提出來作為單獨一戶排在商人之後。
地位是低下了許多,但是生活可比以前好太多了,至於裡面的娼妓都是外國來的,漢人百姓已經不允許再從事這些了。
當然禮部訂下了一條極其嚴苛的律法,而且這條律法朱翊鈞都沒辦法反駁。
民間百姓男子或女子若是已婚出軌重罰之後淨身出戶,若是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