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走後,軍帳之中的將領們似乎開啟了任督二脈,東城牆外進攻的部隊開始將拖拉機掛上巨型盾牌擋在工兵前方,而後開始開鑿水渠。
南城部隊開始製造投石機和炸藥包,北城的運輸部隊急匆匆的開始從精絕調運汽油。
至於主攻西面的山地軍則是從百里之外尋找樹木準備搭建斜坡樓梯。
大量的民兵這時候開始行動起來幫忙,而躲在城中的莫臥兒高種姓軍團還沒有動作,他們看著城外燈火通明的明軍大營嘰裡呱啦的商議了很久。
九月十三日夜晚,正當明軍還在繼續睡覺的時候,莫臥兒四面土牆之上出現了大量的馬匹、駱駝、大象。
這些騎兵對於明軍的傷害是非常大的,明軍不善於騎射,原本朱翊鈞很想建立一支槍騎兵,可是最後這個夢想只能被府兵實現。
因為養不起,國家養一隻槍騎兵的花銷比養一隻機械部隊還費錢,一個十萬人的騎兵編隊甚至可以養活一個來拖拉機的步兵軍團。
而府兵不一樣,府兵的馬是自己的,他們自己可以在自家的農田之中尋找草料,每年還能種植一些玉米豆子來餵馬,做到自給自足。
警戒的民兵們拿出銅號嘟嘟嘟嘟的開始示警,一個傳一個,很快四面大營都開始躁動起來。
明軍大營的安置是很有章法的,按照李成梁的建議,駐地大營外面是一排排的鋼筋拒馬,這些東西屬於拼接產品。
不用的時候工兵會拆散然後交給後勤跟隨營帳運輸,一旦紮營,工兵們不僅需要負責挖壕溝還需要將這些拒馬安置完畢。
率先反應過來的南城外,當先十四萬防衛軍開始縱橫交錯的壕溝之中佈置防禦。
壕溝的挖設可不僅僅是挖到營帳前面的,而是深入前軍駐地,一來是在受到敵軍衝鋒時可以迅速反應進入壕溝之中備戰,二來可以大大的減少騎兵對士兵的衝鋒。
長達二十里的壕溝之中,大量的防衛軍抬著槍埋伏在裡面,防衛軍別的不多,火神重機槍絕對是全軍最多的部隊。
兩千多架機槍被安置在了第八道壕溝上面的營帳中,士兵們掀開營帳開始麻利的上膛瞄準。
偵察兵們騎著馬將一個個燃燒的汽油桶扔在陣地前方五里之內的陣地上用作照明。
大軍團駐軍可不是直接懟在人家門口的,一般是隔著二十里到五十里,這個看地形而定。
而明軍這麼大的數量只能是在五十里之外,所以敵方的騎兵想要衝過來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別說這麼寬敵人逃跑了什麼的,真以為左右兩翼的駐軍是吃乾飯的啊,只不過地方就這麼大,打仗也是需要一批一批的來的,一窩蜂的衝上去怕不是找死。
想想抗戰時期的正面戰場,幾十萬人的大兵團作戰誰看到一窩蜂的衝上陣地了。
突襲南面城牆的騎兵屬於駱駝兵和象兵混編軍,還有超過十萬眼睛綠油油的奴隸,明軍稱呼他們為阿格拉突襲者。
這些奴隸餓極了真的是無所不用其極,每天晚上都有悍不畏死的奴隸悄悄摸出來偷東西吃,被發現了死都要咬下看守民兵的一塊肉來,黑色的面板讓他們和黑夜融為一體,防不勝防。
駱駝兵和象兵的行進速度很慢,但是明軍吃過虧根本不出去和他們野戰,野戰傷亡太大往往得不償失,哪怕是驍勇的野戰軍面對對面奴隸的人海衝鋒也會頭疼不已。
半個時辰之後,前方陣地猛然傳來轟隆隆的腳步聲,一頭頭身披好幾層重甲的大象被餵了很多大麻,紅著眼睛瘋狂的朝著明軍陣地衝來。
受到教訓的莫臥兒軍隊沒有絲毫的隱藏,將皇城裡但凡是鐵器都收繳回去熔鑄打造成厚厚的甲片給大象披上。
步槍根本打不進去,火神三都很難穿透,只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