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付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革命道路上多少辛酸多少曲折,最終引來了今天的關榮與輝煌。
不過韓雲華卻知道這一切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更不是固定永恆的。儘管此時的中國已經成為“四大國”之一,卻是大國中的弱國。而且大國並不是強國,大國只是大國,在美英等國眼裡中國只不過是一隻長得大一點的肥羊而已,能夠為自己爭取領土的能力有限。中國對於盟國中的這些真正的大國強國拋過來的橄欖枝也不敢全部接納,還需仰察美英等國意圖之真偽,這當然無奈。而且,中國成為“大國”資格的前提,必須是羅斯福的設計與美國的戰略相符合,符合美國的利益那就是大國,不符合那麼就會迅速轉變為小國弱國。得失之間,轉換迅速。
能獲得參加開羅會議資格,討論戰後格局,無論對於此時的中國還是蔣介石再或者是**方面而言,都具有重大價值。但是,現實的殘酷性在於,蔣介石的機會來自羅斯福的安排與堅持,正如**的機會來自於斯大林的堅持一樣。但是此時的英國,並不完全接納中國成為“大國”成員。儘管用羅斯福的說法是:“英國、俄國、中國和合眾國及其盟國,代表了全世界34以上的人口,只要這四個軍事大國團結一致,決心維護世界和平,就不會出現一個侵略國發動世界大戰的可能性。”但那只是羅斯福的冠冕堂皇的說辭而已,一旦回到國家利益的角度?論及對華政策,羅斯福則會對助手說:“我們的對華政策不是根據感情制定的,它是根據開明的民族利己主義制定的,其動機是出於國際安全和福利的考慮。”可見中國的地位其實是在搖擺之間,並不穩固。
韓雲華拿起有些笨重的擴音器調了調音量,然後大聲道:“各位都是反法西斯同盟的核心領導以及高階軍官,原本由我這個資歷較淺的中**官來發言似乎有些不妥,也有一些人心裡會有意見,但是我卻很感謝斯大林同志以及羅斯福先生的信任,對於今後的對敵作戰我本人有一套完善的作戰計劃,這份作戰計劃我之前也向羅斯福先生以及斯大林同志透露過部分戰役,今天我本人就向各位詳細解釋一下我的這份作戰計劃。”
“根據現在世界反法西斯戰局的最新變化,我將整個世界分為四個戰場,第一戰場當然是蘇德戰場,也就是所謂的東線戰場,東線戰場上的戰略佈局已經在一個月前完成,這個涉及到蘇聯國家機密,所以我本人不便透露,但是我可以向各位保證,最多半年的時間,德國納粹將會從蘇聯的國土上完全消失,展現將會推入東歐其他國家境內。”
“第二戰場是東亞戰場,其實就是中國戰場,當然還包括部分朝鮮戰場。第二戰場上的情況雖然複雜,但是日本已經敗象以露,我們**方面已經制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對盤踞在北中國的日軍發動新一輪的攻勢,同時**將會和國民政fu聯合出兵,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結束北中國的戰鬥,然後大軍迅速南下,完全解放中國,這個戰場的戰略戰術佈局也不需要各位關心,只要美蘇兩國一如既往地支援中國人民抗戰,那麼中國人民也會對得起美蘇兩國的支援的。”
“第三戰場是東南亞戰場,東南亞戰場的敵人依然是日本人,現在日本人雖然在東南亞戰場上依然強勢,但是在我眼裡他們不過是死撐著罷了,實際上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對於東南亞戰場上的戰略佈局我是這樣安排的,美國海軍立即四處出擊尋找日本聯合艦隊決戰,務必要使其無法抽身為東南亞的日本陸軍進行海上增援。同時還要在後勤補給方面狠狠打擊日本人,派出轟炸機群摧毀日本在東南亞諸島嶼上的各大基地。另外中國遠征軍、美國陸軍、英國陸軍組成聯合部隊進行中南半島會戰,這次會戰主要是消滅緬甸境內的日軍,同時逼迫泰國政fu脫離日本政fu,然後在海軍的幫助下在戰略上將中南半島上的45萬日軍包圍。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