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日軍的獨立混成旅團和步兵旅團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一個獨立混成旅團可是一個獨立的作戰單位,雖然獨立混成旅團依然是日軍的一種旅團編制,但是它不隸屬於某個師團,獨立混成旅團主要是執行獨立的戰鬥戰役任務,多為守備部隊,配備輕便步兵武器,為戰術單位,尤其擅長山地作戰。
韓雲華在讀軍校期間曾經多次詳細的瞭解過日軍的戰鬥序列的更變,對於日軍編制中比較另類的這個“獨立混成旅團”的出現和發展也是比較瞭解的。昭和六年(1931年)九月十八日在***所謂的“滿州事變”也就是我們中國人所說的“九一八事變”爆發後,***軍部將各常設師團派遣轄下的各旅團前往滿州參戰。正常編制下的步兵旅團是由兩個步兵聯隊(步兵團)所構成的,但為了獨立作戰的需要,派往滿州也就是我們中國東北的旅團配屬了騎兵、炮兵、工兵等各種單位後,以“混成旅團”的臨時『性』師團派遣單位的姿態出現在中國戰場上。
而在昭和九年整個戰役告一段落後,獨立混成第一旅團與獨立混成第十一旅團以正式編制的小型師團的面貌派遣至中國戰場。獨立混成第一旅團擁有由一個戰車聯隊改編而成的兩個戰車大隊,是最早出現的***陸軍機械化部隊;獨混第十一旅團則是擁有野炮、山炮各一個大隊,是火力強化的野戰旅團。
昭和十二(1937)年七月七日“支那事變”也就是“盧溝橋事變”之後,為了因應大陸戰線的擴大長期化的陸續編成了多個獨立混成旅團,以因應占領地的治安與整備工作。當時編成的獨立混成旅團基本上是由旅團本部、5個獨立步兵大隊、旅團炮兵隊一般下轄野炮或山炮2到3箇中隊、旅團工兵隊、旅團通訊隊等單位構成,總兵力約5000人左右,但是當時程式設計的獨立混成旅團無論在火力、機動力還是兵站能力上都相當的低劣,純粹是以靜態守備任務為主。唯一的例外是昭和十六年由支那派遣軍編成的獨混第廿一旅團,這個單位是純粹以從事野戰的目的編成,所在火力、機動力上都有大幅提升。總結自支那事變開始到太平洋戰爭爆發總共編成了23個混成旅團,而直到終戰前總共編成了104個獨立混成旅團。
不過據韓雲華所知,日軍的旅團分很多種,有獨立旅團、有步兵旅團、有獨立混成旅團、有混成旅團。“八一五”時***陸軍地面部隊還有2個步兵旅團(即不在師團編成內而投入戰場)、9個獨立坦克旅團、1個機動旅團、2個海上機動旅團、3個警備旅團,這些均未投入中國關內戰場。韓雲華很清楚日軍的這些獨立混成旅團是什麼樣的一種構造,那是一個個隨時可以升格為師團的大型旅團,或者可以說是微型師團。雖然新的獨立混成旅團不斷成立,但為了因應戰爭的人力需求,既存的獨立混成旅團也陸續改編為師團,例如獨混第十一旅團在昭和十二年支那事變後被派遣至中國北方,隨後即被改編為第廿六師團,所以這段時間在塞北同韓雲華所部交戰的第二十六師團是最早的三單位制師團。為了因應南方攻略作戰,昭和十七年時局兵備要綱將中國戰場的26個師團中的7個抽掉到南方,而為了因應戰力缺口同時將當時住屯軍中的7個獨立混成旅團改編為師團。這個型別的師團也就是所謂的“治安師團”,又稱為丙師團。丙師團擁有兩個旅團、8個獨立步兵大隊以及師團工兵、輜重、通訊等單位,總兵力在12;000人上下。
而昭和17年之後各獨立混成旅團在基層幹部嚴重不足的情況下,仍然在大量補充動員兵力後改編為師團,其中17年編成6個、18年4個;其後由於動員的擴大,除了在***本土與中國之外,在滿州、菲律賓、臺灣等地的獨立混成旅團也陸續改編為師團,合計改編了24個師團。
據韓雲華所知,日軍在太平洋戰爭爆發時,共有51個師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