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上,只容得下對方的身影。
直到聽到電影開始的聲音,萊拉才輕聲地拍了拍他的後背:“電影已經開始了,再不回去真的不行了。”
“嗯。”羅伊終於放開懷抱,改為和她十指緊扣。“回去吧。”
萊拉和他相視一笑,趁著影院的燈光已經暗下來,貓著腰跑回自己的座位。
和原版的《芝加哥》相比,萊拉版本的明顯要精緻許多,至少粗製濫造又豔俗的服裝和妝容是沒有了。還有背景,也比原版要華麗不少。看著她的電影,你不會覺得這是一場歌舞劇,而是一場視覺的享受。
音樂和舞蹈上,萊拉也點撥過羅伯副導演,讓場面更加的龐大,也帶了更多的隱喻。可以說這絕對是一個超越原版的作品。
萊拉以前就說過《芝加哥》比《紅磨坊》好就好在劇情上。比起後者單薄的劇情,《芝加哥》有著豐富的內在,也有著奧斯卡評審們喜歡的因素在裡面,一種對社會的諷刺。
而且和印度電影動不動就冒出的歌舞不同,那些就算去掉對劇情也沒什麼影響。可在美國,歌舞片裡的歌舞片段並不是錦上添花的點綴,反而承擔著講述故事的重要性。
比如《芝加哥》裡有一段歌舞,是監獄中女犯人們的自述。她們用歌舞,用身體和道具,以唯美的方式將她們犯下的罪行表現出來。一條條被拉扯出來的紅絲巾,代表著鮮血的罪惡之花,在暗色的背景和女舞者們穿著的黑色衣服間,顯現出一種炫目的美感。
“太棒了!”
不時有感慨和驚唿聲從後面觀眾中間冒出來。
但沒有人去怪罪發出聲音的人,因為他們捨不得從大螢幕上移開眼去訓斥別人,生怕錯過一點情節。
當芮妮的那段假扮人偶的歌舞出來後,驚唿聲就變得更多了。
“這絕對是奧斯卡級的表演!”有影評人震驚地站起身。為電影,也為眼前出現的絕佳演技而振奮。他已經知道一會該如何去寫這部電影的影評了超越《紅磨坊》,近幾年最好的歌舞片!
“嘿,夥計,快坐下,你擋著別人了!”
沒給影評人更多感動的時間,後面的觀眾已經抗議他的起立。
哪怕是一些為了萊拉,或是為了演員們而買票進來的觀眾,哪怕他們以前對歌舞片完全沒興趣,在此時也被電影觸動,一秒鐘也捨不得放棄大螢幕上變換的鏡頭。
這樣的情景不只發生在這裡,也發生在其他正在放映著《芝加哥》的影廳。
當電影結束,後面傳來熱烈的鼓掌和歡唿時,羅伊就知道萊拉又成功了。
“你又創造了一個奇蹟!”他從不懷疑她的實力,這次也不例外,可依然會因為她的成功而開心。
萊拉回給他一個微笑。
是的,她又成功了。這讓她有種玩網遊升級的感覺,在恐怖片、功夫片、特效商業片後,她又解鎖了一個新技能歌舞片。
第二天,各種影評出臺。不只是影評人發表在報紙和其他媒體上的那些,還有一些業餘影評人們也利用論壇和fb等手段,說出他們真實的感想。
萊拉很認真地叫人收集來了那些評論,她想知道這部夾雜了自己太多東西的電影是不是能像原版一樣被廣大觀眾接受。如果說以前拍的幾部電影,她加入了10%…30%自己的東西,那麼這部,她至少加入了一半。
她將對電影的理解,還有本身對於歌舞片的一些研究,以及各方面綜合起來的部分全都融入了電影中。她就靠著這些,一點點地讓自己融入電影裡,一點點地讓那些原本其他人拍的電影真正變成自己的東西。
可以說每一次電影都是她的一次冒險,她相信再多拍一些,再學習一些,總有一天她可以用自己的手,拍出真正屬於自己的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