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整整過去兩年了。
沈家一百多條的人命,他從來沒有忘記過。
皇后,文國公府。
林貴妃,榮國公府。
第40章 拜拜菩薩 好庇護長寧一二
初時, 見林貴妃吃癟,皇后笑得可歡了,可笑完後, 方才覺得哪裡不對勁兒。
那名宮女, 雖是坤寧宮灑掃的侍女,呆了一年多, 卻不是皇后的人。
隔天, 眾位嬪妃來向坤寧宮主位請安, 皇后細細瞧了新晉的夏婕妤,越看越覺得眼熟。
五官輪廓,竟是有幾分神似當年的沈貴妃!
比之沈貴妃少了幾分倨傲, 多了年輕女子的嬌艷。
皇后哪裡不知道自己成為有心人的腳踏石,想要她與林貴妃先鬥個你死我活, 而後鷸蚌相爭, 漁翁得利。
偏巧, 這時林貴妃那雙漂亮的狐狸眼掃來,皮笑肉不笑的狐媚樣子,皇后就知道林貴妃這個蠢貨肯定想岔了, 把事情全部扣到自己頭上。
皇后有苦說不出,窩著火。
「好算計,好謀劃。」打發走了眾位妃嬪, 皇后掀了手邊的茶盞點心, 陰謀論地將所有競爭對手猜測了一遍:「是大皇子,是八皇子, 還是公主府?」
凝秀想了想,道「依奴婢看來,這種手段不像是公主府。」
皇后深以為然, 自顧自道:「楚若英君子端方,不屑於使這種手段,難道是大皇子和寧遠侯府?」
皇宮內爾虞我詐,朝堂關於豫州洪澇的災情爭論不休,百官各抒己見,卻也不過是紙上談兵,落不到實處。
據快馬傳回豫州的訊息,南安王與八皇子等人於半月前到了豫州,由於匯集越來越多的災民,豫州周邊的米糧價一路水漲船高。
比原先一石倉米價貴了一兩的銀子,普通百姓們都快買不起米糧,儘管有朝廷嚴格控制糧價,將價格壓下,但很快世面上同等價位根本買不到米糧。
豫州缺糧,又鬧起了瘟疫,卻在這時有商戶大肆囤積糧食,想要發國難財,關於如何處置這些商戶,八皇子與南安王意見相左,出現了分歧。
這還是半月前的訊息,眼下的盛京,百姓們尚能填飽肚子之於,能給家中稚童添上一件春衣,或飯後閒談豫州之事……
豫州大難,皇宮縮減開支,民間百姓們紛紛效仿,公主府的膳食也縮減了,不再鋪張浪費,楚長寧並未受到影響,早膳還多用了一碗粳米粥。
門房的人過來知會,說是府門前有人送來一匣子藥材。
用完膳,公主駙馬出到前廳去面前。
那小廝風塵僕僕,見了公主駙馬,很是客氣:「這是許大人派小的送來的當地特產,一點心意,不成敬意,還望公主駙馬收下。」
兩年了,遠在淮南的許知縣三不五時便會差遣下人送些當地產的藥材來,每年都不落下。
「許大人有心了。」駙馬說著,派小廝打賞了幾吊銀錢。
用完早膳,楚長寧如往常一般進宮給太后請安,不期而遇地撞上元珍公主。
見到楚長寧,元珍心裡一咯噔,上前一步攔在楚長寧面前:「又來向皇祖母請安,清平縣主可真會獻殷勤。」
自從兩年前楚長寧當著皇帝太后的面把元珍推入荷花池,卻沒有受到責罰後,元珍每每見到她恨不得躲得遠遠,再也不敢那從前哭鬧那套陷害楚長寧。
今兒元珍主動挑釁在先,眼神慌慌張張躲躲閃閃,其中肯定有貓膩,楚長寧詐了詐:「方才好像聽到有人在這邊說話,是誰啊!」
果然,元珍面色慌了:「什麼人,哪裡有人,一定是你聽岔了。」
楚長寧緊盯著元珍,就差沒把心虛寫在腦門上:「公主身邊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