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的大刀重八十二斤,王朗的大刀重五十一斤。通常馬上作戰的大刀,都在四、五十斤左右。無論怎麼輕,都不會少於四十斤。王朗估計田蘭的大刀就應該是四十多斤。四十多斤的大刀,在田蘭的手裡,劈出如此的速度,不得不讓王朗收起輕視之心,全力格擋。
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田蘭的大刀只有十九斤重。大刀的刀杆是白蠟杆做的,不是金屬。這個,王朗就不知道了。
說時遲那時快,雙方往裡一湊,當、噗!怎麼啦?王朗沒有擋住,中刀了!
……
田蘭沒有那麼大的力。田蘭的大刀劈下,也沒有那麼大的衝量。以王朗的武藝,就算田蘭這邊刀速不變,大刀的重量增加到青龍偃月刀的八十二斤,也能夠擋住。這個時候,怎麼就沒有擋住呢?哦,原來是王朗的右手虎口已裂,使不上力。忘了,忘了,就連王朗自己也忘了。
田蘭的旋風斬劈到王朗刀杆之上,雖然只有十九斤的質量,卻也非同小可,足以產生劇烈的疼痛讓王朗記起右手虎口。王朗劇痛之下,右手一鬆,刀杆一歪,右肩被削去了一塊皮肉。
削去一塊皮肉乃是小事,糟糕的事,王朗突然記起自己只能使用左手。莫看這員女將的武藝不高,自己一支左手,卻是打不過的。於是,王朗再次打馬就跑。
田蘭一見,正好,揮軍剩勝追殺。渾不知自己適才的勝利乃是險勝,純屬意外。
第二卷 第249章 緩緩佯攻
第249章 緩緩佯攻
為什麼田蘭要這樣分兵掩殺呢?
赤壁大戰之後。曹操一路奔逃,分別在烏林之西、葫蘆口、華容道三笑。笑周瑜無謀,笑諸葛亮少智。原因是:若是吾用兵之時,預先在這裡伏下一軍,如之奈何?結果烏林之西出來了趙雲,葫蘆口出來了張飛,華容道出來了關羽。在那裡,諸葛亮也實施了分兵。
為什麼諸葛亮不命令趙雲在烏林之西直接將曹操殲滅呢?那是因為不能夠。或者說,即使能夠,也必將是一場苦戰;自身會出現極大的傷亡。因此,“子龍不來追趕,只顧搶奪旗幟。”搶旗幟有什麼用處?當然沒有多大的用處。在這裡,旗幟是泛稱,泛指曹軍鍋碗瓢盆糧草馬車等一切輜重。搶了,曹軍就只能餓著肚子跑。
趙雲的武藝,比張飛、關羽如何?這個問題就不討論了。我們算他三人武藝相當,比較好辦些。在烏林之西,曹操命令徐晃、張郃雙戰趙雲。顯然,徐晃、張郃抵擋了一陣,然後敗了。在葫蘆口的時候,許褚騎無鞍馬來戰張飛。張遼、徐晃二將,縱馬也來夾攻。顯然,許褚、張遼、徐晃也是抵擋了一會兒,然後敗了。而到了華容道,曹操說:“既到此處,只得決一死戰!”眾將則說:“人縱然不怯,馬力已乏,安能復戰?”
注意到沒有,曹將的戰力是一次不如一次。第一次,兩將抵擋,然後敗;第二次,三將抵擋,然後敗;第三次,眾將都不敢上前了。是因為關羽的武藝遠高於張飛,而張飛的武藝也遠高於趙雲嗎?不是,他三人的武藝,真的就是差不多的。不是因為關、張、趙的差異,而是因為曹操這邊計程車氣。
進攻的時候,就有“一鼓作氣,再而衰,叄而竭”的現象。敗退的時候,更甚。三次打擊,嚴重打傷了曹軍計程車氣,因而最終曹軍沒有了還手之力。假如關、張、趙合兵一處,直接在烏林之西與曹軍交戰的話,是無法取得這樣的效果的。
因而,田蘭分兵。對王朗實施多次打擊,實際上就是為了挫傷敵軍計程車氣。
……
田蘭馬快,但她沒有全速追擊。跟著士兵一起,在會稽軍隊後面追殺了一陣,然後就不追了。這是第一輪追殺。跟趙雲的第一輪追殺一樣,田蘭奪得了許多“旗幟”,也就是輜重的意思。會稽軍隊要想快跑,必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