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4部分

探性地在《那些年》論壇上發了一個帖子問網友:

“有沒有朋友看首映的?覺得河智苑演的沈佳宜怎麼樣?”

不出五分鐘,幾個熱心影迷的回覆馬上就來了:“還不錯……不過我看這電影裡河智苑沒以前好看,衣服的緣故吧。”

“這沈佳宜不夠美啊……一點都沒以前驚豔,河智苑是不是得罪化妝師了?”

河智苑看著筆記本,心情越來越沮喪,鬱悶邊合上螢幕邊自言自語地哀嘆道:

“我是為什麼要增肥啊,鏡頭裡醜到這地步了……我這花容月貌的形象都毀了”

李小樂在旁邊聽到倒是沒作聲,其實現在這部電影才剛剛到30分鐘,而沈佳宜出場也才20分鐘不到,劉濤他們雖然很快被故事代入進去了,但是卻其實只多半是沉浸在自己的回憶中,難免會把記憶中的初戀與鏡頭裡的沈佳宜做一番對比,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自然會對熒幕上的沈佳宜比較挑剔了。

說白了,就是他們的情感上還沒有完全認同銀幕上的沈佳宜……不過沒關係,接下來一幕才是關鍵。

這部電影與自己之前所有的電影都不同,並不是靠劇情來調動觀眾情緒,故事本身完全沒有戲劇張力,而主要是以情感來牽動觀眾的情緒的,所謂的情感,雖然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但是實際上在電影裡導演卻是可以控制的。

這個控制情感的鑰匙,就是電影音樂。

想想看吧,那些所有電影電視裡感人的情感故事背後,是不是都有一首讓人銘記的音樂旋律?

《泰坦尼克號》夕陽下蕩氣迴腸的《我心永恆》,《東京愛情故事》東京街頭響起如雨點一般敲擊人心的《突然發生的愛情》,《將愛情進行到底》中在操場風中飄蕩《遙望》。

這些歌曲為什麼如此的貼合故事氛圍?其中滿足一個非常奇妙的組合要素,那就是歌詞表達男主角的情感,而音樂要與女主角的氣質相符合,當這首歌的旋律響起,你就會想起影片中那個女孩臉龐……而歌聲唱出,就能聯想到男主角的身影。

可雖然很多導演明白這個音樂訣竅,但是並不是所有愛情主題作品裡都能找到適合的作品的,這主要是因為,歌曲本身是一種不可刻意創造的情感藝術,想要量身定製難度極大,所以大部分影片只能在現有的歌曲中挑選。

可既要歌詞表達男主角的情感,配樂又要符合女主角的氣質,這談何容易……

而在華人地區流行音樂創造力匱乏,電影電視導演的選擇面就非常窄了,所以內地很少有傳達細膩感情的影視劇被奉為經典,像是98年《將愛情進行到底》製作時,正遇到小柯這種天才音樂靈感爆發,為其定製數首經典音樂的奇蹟,可是十年都難遇。

而在《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中,卻也有這麼一首撥動人心的歌曲,就是屬於沈佳宜的主題曲《那些年》。

原本歷史中,這首曲子是九把刀聽了超過500首音樂之後,最終精心選擇出的沈佳宜主題配樂,由日本音樂木村充力的作曲,然後由作為柯景騰的原型九把刀自己親自填詞……可以說完全是為沈佳宜量身定製的,當然……現在這首歌曲對外是李小樂自己作詞作曲並演唱的。

之前電影開頭,李小樂用強烈電吉他的搖滾樂把大家帶回了熱血沸騰的青春時光,在18分鐘時候又用輕快詼諧的《戀愛症後群》讓大家體會了一把初戀的甜蜜。

當觀眾情感一直被兩個快節奏的音樂帶得情緒激昂不已的時候,下一個慢節奏就是觀眾情感完全進入劇情的關鍵。

銀幕上故事繼續著,輸了賭約的柯景騰剃平頭,心情鬱悶與老曹,阿和一幫兄弟在操場邊坐著聊天打屁,突然阿和望著操場的方向一愣,鏡頭隨著他的目光轉向操場。

輕奏鋼琴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