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俄國大力士”,不過兩人沒交手。起因是這個俄國人來戲園賣藝,在報紙上刊登廣告,說中國人都是東亞病夫,自己打遍中國無敵手。
霍元甲聽到後氣憤不已,憤而出戰,說“我是‘東亞病夫’霍元甲,願在這臺上與你較量!”,那毛子懼怕霍元甲聲名,不敢應戰,登報道歉,灰溜溜離開了天津。
第二次是“英國大力士”,情況差不多與“俄國大力士”相同,因此不怎麼被眾人所知。
而最後一次,就是導致霍元甲死亡的扶桑人了。
那是柔道會十餘名高手,先是五人接連敗在霍元甲弟子劉振聲手下,接著其領隊對陣霍元甲,想要暗中傷人,卻被霍元甲看出底細,以肘磕斷對方臂骨。
扶桑人戰敗後,假意交好霍元甲,推薦他去“秋野醫院”。
霍元甲信了對方,選擇住院由秋野醫生治療自己的嗆咳症,結果被暗中下毒,終告不治身亡。
“用霍元甲身亡做為背影?難道主角是其徒弟‘劉振聲’?嗯,民間傳說裡,他在霍元甲死後,確實隻身去了扶桑人的道場,將所有人都殺光,為師報仇……”程龍暗想道。
但林牧出場後,那一聲“陳真”,卻是讓程龍明白,這是一個虛擬的人物,,或許是以“劉振聲”為原型創作的,但卻有更大的劇情發揮空間。
恩師辭世,死因迷雲,就在一片愁雲慘淡之中,那群給種花家帶來無數仇恨的扶桑人,出現了。
“東亞病夫!”
“只要你們誰能打得過我,我就把‘東亞病夫’四個字吃下去!”
囂張的仇敵,更加囂張的漢奸翻譯,害死自家恩師後,又來肆意猖狂。
這樣長鏡頭鋪墊的背景,讓一些原本輕鬆看電影的影迷,俱都心裡多了一層壓抑,因為他們知道,這樣的場景,在上世紀那個國勢頹亡的年代裡,是再正常不過的場景。
越是真實,越是憤怒;越是憤怒,越是期待那些如譚嗣同、大刀王五一樣的人物!
偏偏,在那個年代,忍氣吞聲才是常態,麻木不仁才是實情,即使有林牧飾演的陳真這樣想要反抗的人,卻也要被那個“顧全大局”的大師兄所壓制、所斥罵。
“習武之人是為強身健體,不是為了爭強鬥狠!”
這樣的話,所有人都熟悉,因為這大概是所有武俠小說中,都在宣揚的道理,尤其以少林寺題材的電影為甚,久而久之,大家也都將之奉為真理。
但在那個漢奸翻譯,猖狂地拍打著陳真側臉時,所有人都再也無法相信這樣的“真理”!
靈堂之前,對手都欺負到頭上來了,還忍?
忍到像印三一樣,以笑臉搖頭的不同細微動作,來表達自己是“贊同”還是“反對”?
再忍就滅國了!
那一個個一臉正氣的師兄,讓影迷們看得無比鬱悶,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長,你是故意來噁心我們的麼?
……
“這個場景有點熟悉,感覺就像街道上惡霸在欺負人,圍觀中‘德高望重’的人不光不上去反抗,還會不讓旁人也反抗,大家都敢怒不敢言,都只會在對方走了之後,憤怒地說對方怎麼可以這麼欺負人。簡直就是一模一樣!”
“是啊,都是明目張膽地欺負人,剛剛我還覺得這是一個世紀前的故事背景,現在看來,雖然時間不同,但明明都是一樣的情況!”
情節推進,觀眾情緒徹底低落,《唐山大兄》裡的老闆再怎麼壞,離自己也有點遠,偏偏《精武門》開頭的這個場景,讓每個人都無比熟悉。
一些氣得難受的觀眾,已經從椅子上站起來,準備退場離開了。
但就在他們或是剛剛起身,或是已經走到過道里,熒幕上那扶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