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時糧食的產量依然不高,一旦發生災害和戰爭便會發生糧食短缺。而隨著人口的增多這種矛盾也會日益增加,當無法滿足時動亂就會隨之發生。
如今大宋百分之七十的人口集中在江南。導致江南的土地日益緊張,不計土地兼併的政策使土地集中到少數人手中,矛盾也更加尖銳。北方地區由於戰爭人口銳減,且受氣候所限,不適於大規模種植水稻,麥黍等農作物即便推廣新的耕作技術良田的產量也只有兩石,以致一個家庭至少要擁有三十畝以上的土地才能滿足生活所需和繳納各種稅費,遇到災年便成為流民,湧向江南。從而引發更大的矛盾。
而現在戰爭仍頻繁,大量軍隊集中在江北,這麼大的地盤每年不知道哪兒就出點天災**,北方又多了幾個大型城市,招募流民到北方耕種也不是一年兩年可以見效,糧食都得依靠從江南透過漕船調運,給國家造成巨大的壓力,也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要想解決糧食問題,做到災年有糧賑濟。又能支撐不斷的戰爭,只有佔領更多的土地或是提高糧食的產量。現在適合農耕的中原地區基本上全部落入大宋之手,西北土地貧瘠,好地就那麼幾塊。種什麼也好好長,即便搶過來也得靠內地供應糧草,那只有從提高產量上想辦法。
趙檉前世可是當過農場場長的人。知道有幾種農作物的推廣改變了糧食結構,使人類免於饑荒。但是這幾種作物在幾百年後才透過西方地理大發現流入中國。可是哥倫布他祖宗還不知道在哪轉筋呢?求人不如求己,趙檉決心做這個世界大航海的先行者。當他掌權後便開始組建‘科學院’為此做了精心的準備。
這幾年,趙檉以水軍為先鋒開始探索新航路積累遠航經驗,但是受到技術的限制,船隊雖比前代走的遠了一些,可還沒有達到明朝鄭和下西洋時到達過的非洲,只是在中東地區打轉。今年他打算再次發起遠航,向東方航行探索到達中美洲的航線,因為那裡有他需要的玉米、番薯、馬鈴薯、棉花這幾種改變世界的農作物,還有辣椒、番茄、花生等美味…
“陛下,拒您的提議所研製六分儀、計程儀、時鐘等皆以製造成功,經試用皆達到要求!”趙檉來到設在艮嶽內的‘大宋科學院’――集賢院,同知院韓公廉急忙過來施禮道。
“韓大學士免禮,你們辛苦了,正是時候啊,本院該怎麼賞你們呢!”趙檉急忙攙扶笑著說道。
集賢院本是大宋三館之一,趙檉登基後精簡機構合併了,可成立的這個保密機構總不能沒個名字,叫科學院又有點前衛,覺得這個名字不錯便把名字挪用了。而這裡確是又是聚集了大宋數百位能人,有精通算學的、天文學的、醫藥學的、地理學的、建築學的等等賢能,此外還有頂尖的能工巧匠。
眼前這韓老頭就不簡單,精通算術和天文學,曾受蘇頌的舉薦主持製造了‘水運渾天儀象’,編寫了流傳後世的《九章勾股測驗渾天書》,只是這些人們脾氣古怪都不願為官,趙檉便自兼知院,因此在他們面前自稱本院,而韓公廉歲數大威望高勉強當了同知,主持工作。
“這其中都是陛下的設想,親自繪圖計算,老朽怎敢貪天之功為己有!”韓公廉擺手道,態度甚是恭謹,可這不僅因為趙檉是皇帝,而是對他精深的算術功底和廣博的知識及奇思妙想折服,卻不知道他們還在研究的二元方程,在皇帝前世初中時代就已經普及了。
“陛下只需將您那本《博物志》借給在下一讀即可,不需什麼獎賞!”此刻身邊的一個年輕人插言道。
“呵呵,至寶怎能輕易示人,待你學問在長進了,便借與你一讀!”趙檉訕笑著道,這鄭樵更了得,讀書破萬卷,博通經旨、禮樂、文字、天文、地理、蟲魚、方書。在靖康之變後上書抗金引起趙檉注意,招入京中後詳談一番,覺得他很有見識,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