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
這份名單,籠統的說可以算是有三類人。孔蒂親王為首的原第一、第二等級,也就是貴族、教會一級人。伏爾泰、盧梭為代表的哲學家。亞當?斯密為代表的實業家。
但是,若是系統地按照派系來劃分,又是三類人。伏爾泰為首的君主立憲派,孔蒂親王、盧梭等為首的反伏爾泰派,康德、富蘭克林等外國人若是自成一派,那又可以稱為中立派。
在人數方面,這份名單上一共有50餘人,其中一大半是路易劃定的貴族和教會人士。他原以為伏爾泰會不加挑選地將全歐洲的學者請來,而伏爾泰又肯定不會去要求教會人士,因此,為了造成一種看起來的公平形勢,他才會加上包括紅衣主教在內的許多教士。結果,當發現伏爾泰的人沒有太多時,路易便拿起羽毛筆,大筆一揮,將五分之四的貴族、教會人士劃除,只留下了孔蒂親王、紅衣主教等大貴族、教士。另外,為了增加制憲會議中貴族的比例,路易又決定將效忠於他的孔代親王寫了進去。因此,當最後確定名單後,總人數為32人,而且,完全是以啟蒙思想家,或者百科全書派為主。
確定名單後,路易便透過秘密管道,責成迪昂的密探去邀請。
這一次的制憲會議,若是修訂出了一份深受啟蒙思想的憲法,那麼就將成為全世界第一部近代民主憲法,其意義非常巨大,對舊有的君主**可說是一個巨大的衝擊。
現在的歐洲,君主**仍然佔據主流,前不久的瑞典政變便可以看出。
路易知道,若是以渠道,公開訊息,必然會導致歐洲的震動,最後免不了令全歐洲的君主與他為敵。因此,路易才需要秘密行事,至少要先制定出一份憲法,免得連憲法都沒有制定出,這個計劃便胎死腹中。
路易制定憲法,並非是為了遵守憲法,因此,他也無所謂憲法能否實行。他的目的,第一是為了繼續製造他的開明君主的樣子,第二是為了緩和政變之後的國內矛盾,第三是為了以法律形式鞏固自己的統治。
至於憲法,即使文字再美妙,也需要有人來解釋。憲法能否透過尚是一個未知之數,即使透過,如何實行也需要看統治者的策略。路易一方面可以製造這份憲法,另一方面也有把握鑽它的漏洞,成為玩法者。只要這份憲法,是擁護君主制度,那就足夠了。
制憲會議由於是秘密籌備的,因此在冬季的巴黎,並沒有太多人對此瞭解,所以,伏爾泰、盧梭等人,也是在文壇上進行論戰。
壇的論戰中,伏爾泰寶刀不老,繼續以犀利的筆鋒令他的敵人無法招架。年輕一些的盧梭,卻在這一方面顯得黔驢技窮,非但無法對伏爾泰的言論提出有效的反擊,甚至連自己身上的一些弱點,都無法來阻擋、掩飾。
一場自1772年聖誕節年第一個月月底的論戰,最終由伏爾泰取勝。
伏爾泰取勝的原因,是因為另一方的退出。
盧梭再一次離開了巴黎,遷居到城郊的鄉村。他的合夥人孔蒂親王似乎也厭倦了他,因此以較為和緩的方式,將他“趕”出了孔蒂宮,同時又減少了對他的資助,因此他不得不憤憤而走。。。。
我主法蘭西第三百零七章 制憲成員(第五卷 攝政王儲)
第三百零八章 狂歡夜舞會
由於1772年的聖誕節沒有召開舞會,所以路易不能再推遲情人節的舞會,不得不召開。
召開這場舞會,路易將場地選在了巴黎的杜伊勒裡宮,也就是現在路易十五的居住地。同時,為了彌補聖誕節舞會,所以向所有的貴族發去了邀請函。
首先是奧爾良公爵,作為第一王公,他和他的夫人——以前的蒙特松夫人,現在的奧爾良公爵夫人,他們都被邀請了。
路易藉著這一次邀請的機會,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