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子重臣們沒想到李貞竟然會如此表態,全都被震了一下,木頭人可就裝不成了,各自小聲地議了起來,大殿裡嗡嗡的聲音驟然響起。
李世民皺著眉頭,目光在四位皇子身上掃過來又掃過去,卻遲遲沒有出言表態,也沒有禁止諸朝臣們的私下議論之聲,臉上難得地露出了一絲的猶豫之色
採集( )
第四百一十四章洛書之爭(一)
7668
貞觀十八年六月二十六日,帝令侍中劉洎就相州軍糧一案與吏部司主事文選清辯於甘露殿,劉侍中舉止狂悖,儘自毆文選清於當庭,帝震怒,賜鴆酒以死,其子劉鋮發配巴州,文選清流安西之烏州,免越王李貞執掌刑部之權,晉升刑部侍郎蕭隆為刑部尚書,此詔令一出,重病中之前任刑部尚書岑文字驚聞之下,嘔血數升,於夜裡子時過逝,帝驚聞,大慟,追贈為侍中、廣州都督,賜諡號憲,準其陪葬於昭陵,至是,轟動一時之相州軍糧案遂結。
貞觀十八年六月二十八日,大理寺卿孫伏伽上本明奏東宮太子李治遇刺案,文曰:查有太子承徽林氏阿雅者,邀寵不遂,因結於心,勾結廢黜之前東宮主事宦官管大松,陰以媚藥陷太子於參茸湯中,停膳房不察,以致太子誤服,暴亡,林氏阿雅畏罪於詔獄自盡。帝閱之,震怒,下詔將管大松凌遲處死,所有停膳房宦官一體大辟,其餘相關人等或流放或苦役有差不等,由是,太子李治遇害一案亦遂結之。
接連兩日內,兩大案雙雙告破,京師為之轟動,朝野熱議紛紛,又因越王李貞手中之刑部權柄被收之故,朝局再次撲朔迷離了起來,各方勢力猜測紛紛,在聖意不明的情況下,暗潮倒是先湧動了起來,諸皇子門下奔走於朝中重臣門下者眾,你來我往間,頗有春秋戰國之合縱連橫之氣象,蔚為壯觀矣!
當然了,無論在哪個朝代,熱鬧永遠是屬於有錢又有閒之輩的,而對於普通民眾來說,再有趣的事件也就是一陣風,笑談一下也就過去了,每日的溫飽才是頭等的大事,似此等兩大案之告破其實也就是京師熱鬧,旁的地方卻依舊安靜得很,哪怕是離長安並不算遠的東都洛陽也一樣未曾引起太大的反響,人們最多也就是將其當成茶餘飯後的談資說說罷了,倒是東都之護城河的疏浚工程更引人矚目一些,無他,概因此工程所用的民夫不少,在此工程中做事雖說是苦了些,可好歹管兩頓稀的,一頓乾的,外帶每日出工還有餉錢可拿,雖不多,也就是幾文錢罷了,然則,對於升斗小民來說,好歹也算是能補貼一下家用,於是乎,每日裡報名參加疏浚護城河的民壯總是比所需要的人數還多出不老少,能不能擠入其中,除了得有一定的門路之外,也得靠撞撞大運了。
洛陽乃是古都了,歷史倒是滿悠久的,可上朔到夏都斟鄩,然則,洛陽真正作為實際意義上的都城存在卻是從東周平王遷都開始,至今已歷一千四百餘年,其後之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都先後定都於洛陽,然則,每到天下大亂之際,洛陽總是戰爭的焦點之一,每每被戰火摧殘得不成樣子,無論是東漢末年還是隋末亂世,洛陽城總是被戰火洗劫得破敗不堪,唐高祖李淵得天下之後,也曾下令重修洛陽城,不過沒等工程進行完,玄武門之變就發生了,所有修繕工程便即停頓了下來,直到貞觀十四年工部尚書閻立本提議充填關東之策後,李世民為移民關東之故,再次下令重新修繕東都洛陽城,然因工程浩大,所費極巨之故,修繕工程時斷時續,遷延四年依舊未曾完工,僅僅只是重建了皇宮、各司衙門以及城牆等要害之處,至於淤塞的護城河直到貞觀十八年七月初方才開始動工,民夫們踴躍爭的活計便是這洛陽城之護城河的疏浚之工程。
這時節的護城河之疏浚工程可不像後世那般有著無數的專業工具,只能是用人工硬抗,正所謂肩挑手提,鋤頭鐵鍬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