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寫臧霸為“泰山華陰人”。亦誤(泰山郡在今山東。華陰縣則在今陝西。二者相距數千裡)。當作“泰山華(縣)人”。等等。

8.地名文字錯訛。如“高堂”當作“高唐”。“西閬中巴”當作“巴西閬中”。“赤坡”當作“赤阪”。等等。

(三)職官錯誤。這個問題比較複雜。這裡主要指:

1.職官混稱。如第1回寫劉焉為“幽州太守”,當作“幽州刺史”(州長官為刺史或牧,郡長官才是太守,歷史上的劉焉未任幽州刺史);第6回寫劉岱為“兗州太守”,當作“兗州刺史”(第5回正作“兗州刺史”),等等。

2.隨意杜撰。如第10回寫曹操以荀攸為“行軍教授”,漢末三國無此官職,據《三國志•魏書•荀攸傳》,當作“軍師”;第56回寫曹操以華歆為“大理少卿”,當時亦無此官職,據《三國志•魏書•華歆傳》,當作“議郎”,等等。

3.官爵文字錯訛。如第14回寫曹操拜劉備為“徵東將軍”,據《三國志•蜀書•先主傳》,當作“鎮東將軍”;第16回有“奉軍都尉王則”,據《三國志•魏書•呂布傳》注引《英雄記》,當作“奉車都尉王則”,等等。

(四)曆法錯誤。包括:

1.引用史書而錯寫日期。如第1回寫“建寧二年四月望日”,殿角狂風驟起,大蛇蟠於帝座,查《後漢書•靈帝紀》,當作“建寧二年四月癸巳”(“望日”即農曆每月十五,此年四月癸巳則為四月廿二);同回寫“光和元年……六月朔”,黑氣十餘丈,飛入溫德殿中,據《後漢書•靈帝紀》,當作“光和元年六月丁丑”(“朔”即農曆每月初一,此年六月丁丑則為六月廿九),等等。

2.干支錯誤。如第45回寫諸葛亮與劉備相約:“以十一月二十甲子日後為期”,而據《二十史朔閏表》推算,建安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並非甲子日,而系壬申日;同樣,第49回寫此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為丙寅日亦誤,當作甲戌日。類似錯誤,書中還有。

3.杜撰歷史上沒有的日期。如第40回寫曹操決計南征,“選定建安十三年秋七月丙午日出師”,而據《二十史朔閏表》推算,建安十三年七月並無丙午日,只有丙辰、丙寅、丙子日;第81回寫劉備伐吳,“擇定章武元年七月丙寅日出師”,而據《二十史朔閏表》推算,此月並無丙寅日,只有丙子、丙戌、丙申日,等等。

(五)其他錯誤。例如:

1.歷史人物年齡誤差。如第1回寫劉備“年已二十八歲矣”,而據《三國志•蜀書•先主傳》推算,當作“年已二十四歲矣”;第59回寫韓遂自稱“四十歲矣”,而據《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注引《典略》推算,韓遂此時已年近七十,等等。

2.名物描寫前後矛盾。如第32回寫“徐晃一刀斬汪昭於馬下”,而在《演義》中,徐晃一直是用大斧的;第65回寫馬岱“挺槍躍馬,直取張飛”,而在書中其他地方,馬岱所用兵器卻是刀,等等。上述種種錯誤,總數多達七八百處,這個數字是非常驚人的。

綜上所述,三國演義和三國志當中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畢竟三國演義不是正史,所記載的很多都是子虛烏有的。

不過饞蟲寫的是小說不是正史,所以《阿斗》中有些地方是參照正史,有些地方是參照三國演義,總之怎麼精彩怎麼來。所以當大家看到和三國演義或者和三國志不一樣的地方時,不要罵饞蟲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