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點了點頭,說道:“好啊,倭師傅雖然稍稍古板些,可為人端方正直,說話一定公道。”
*RS
第三章 福康安?
“叫起”之前,“電奏”的副本已經送到了軍機處,軍機諸公都知道了“日本諸事已畢”的詳情,入覲之時,雖說“各懷心思”,但養心殿東暖閣裡,還是一片喜氣洋洋。
參與美國內戰,固然獲得完勝,但畢竟只是以一偏師“助剿”,打贏這場戰爭的主力還是人家美國人自己;可徵日不同,幕府無能,實實在在是全靠中國一手底定局面。而且,戰後日本政治盡在掌控之下,日本於中國,雖無藩屬之名,卻有藩屬之實。
乾隆朝“十大武功”之後,這算是頭一遭了。
德川慶喜接任十五代幕府將軍後,立即致書中國皇帝,自稱“臣源慶喜”,稱中國為“天朝”,日本為“小邦”。雖然德川慶喜不是日本名義上的最高領導人,但這封書信相當於自置日本於中國的藩屬地位了。
這就是寶廷嚷嚷的“收順藩”。
朝野上下很有些人想就此叫日本“稱臣、納貢、入質”,成為中國正式的藩屬,但關卓凡表示反對。
關卓凡的理由是,英法美荷俄諸強勢力,早於中國進入日本,如果日本真的成為中國藩屬,必為列強目為中國試圖獨吞日本利益,中國和諸強因日本發生衝突,勢不可免。中國海軍尚未成軍,在日本和諸強進行對抗,既沒有這個能力,也沒有這個必要。
還有,如果日本成為中國藩屬,依照《萬國公法》,日本會被視為中國的殖民地,日本之內政外交,中國幾乎負有“無限責任”,很可能被迫捲入自己並不想介入的事務,給中國既定的發展造成無謂的干擾和損失。
再有,要考慮日本國內的政治現實。
不論歷史上日本某些政權和中國玩過什麼文字遊戲,都得承認,日本從未和中國建立過真正的藩屬關係,日本天皇亦從未自居中國皇帝臣下。德川慶喜對中國皇帝稱臣無妨——他本來就是“臣”,但天皇如果也對中國皇帝稱臣,日本非炸開鍋不可。
關卓凡看不出有任何的去捅這個馬蜂窩的必要。
事實上,中國對日本的實際的影響和控制,不論政治還是經濟,都超過了絕大多數所謂藩屬,這個,悶聲大發財才是最高境界啊。
況且,仔細想想,“稱臣、納貢、入質”,其實一樣不少。
“稱臣”由“源慶喜”負責。“納貢”——日本的海關稅收算不算“貢”呢?至於“入質”,把人家的皇帝都弄到中國來了,還有比這更大更有分量的人質嗎?
這些觀點,關卓凡在之前的“電奏”中,一一闡明。
這也是為了防止某些人有意無意,貶低俺日本之行的偉大歷史意義。
軍機大臣請過安,分班站好跪定。
慈禧輕咳了一聲,說道:“關卓凡的‘電奏’,你們都看了。軒軍回國,第一件事,便是敘功,你們倒是說說,這份功勞,該怎麼算呢?”
恭王說道:“恩自上出,非臣下可以妄擬,請兩宮皇太后宸衷獨斷。”
慈安、慈禧對視一眼,姐妹倆都是莞爾一笑。
慈禧說道:“日本的事情,我們姐倆也不熟悉,總要有幾個例子仿著才好。本朝對外用兵,有沒有和打日本大致差不多的情形?”
恭王猶豫了一下,然後轉頭目示文祥。
文祥越次而出,說道:“回聖母皇太后,和徵日彷彿的,應該是國初討定朝鮮。不過……”
說到這兒,文祥也猶豫了一下,才繼續說道:“太宗二徵朝鮮,各有各的情形,和打日本……也不是很好比較。”
一徵朝鮮,主帥是四大貝勒之一的阿敏;二徵朝鮮,是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