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卓凡想:真是開眼啊。不需要等到電腦模擬技術出現,就能夠欣賞《魔戒》了。
雖然事先“受保護物業”周圍已經劃出了隔火帶,但燒成這個樣子,帶路黨們的那些物業,也未必保得住吧?
燒到後來,亞特蘭大的上空,下起雨來,真正是電閃雷鳴了。但大雨澆不息大火,這場火,整整燒了四天四夜,直到再也沒有東西可燒為止。
北軍已經走出了很遠很遠,回頭的時候,還能看到北方那根巨大的、筆直的、似乎是已經凝固了的黑色的煙柱,與天相接。
這是戰爭史上極罕見的一次“遠征”:主要的工作是行軍和搶掠,作戰的內容極少,而且,慢條斯理,從容不迫。
七萬六千人的大軍,擺出的根本就不是一個正常的作戰隊形。
松江軍團的四個師,孟菲斯軍團的兩個軍,各成一路縱隊,南下大軍共分為六路縱隊。
其中,松江軍團第一師、第三師和孟菲斯軍團的兩個軍在前,松江軍團的第二師、第四師在後。
前面的四路縱隊,一字排開,彼此相隔十到十五英里,炮車和輜重車在大路上走,步兵走野地,騎兵在周圍警戒。
後面的兩路縱隊,主要從兩翼為“特別軍需隊”提供保護。
整支大軍,前後綿延長達二十五英里。
就像一支巨大無比的六齒釘耙,緩慢地、堅定地,從西北至東南,在佐治亞州的大地上,深深地犁過。
司令部制定的行軍計劃是這樣的:根據當天的行程,早四點到六點之間吹起床號,用完早餐後打點帳篷行裝,然後軍官宣佈今天的行程和有關事項,然後,開拔。
各部必須齊頭並進,誰也不許爬誰的頭。晚上宿營的時候,聯絡一次,調整第二天彼此的前後和水平的距離。
地地道道的一次武裝大巡遊。
一股養“吉祥物”的風氣莫名其妙地蔓延開來。最早不知道是那支部隊養了一隻貓頭鷹,很快幾乎所有的部隊都有了自己的“吉祥物”:鬥雞,狗——不是軍犬,鸚鵡,猴子,蟒蛇。
威斯康星八團甚至養了一隻熊,晚上趕進籠子裡,白天放出來,脖子上拴一根鏈子,大模大樣地和部隊一起“行軍”。
這隻熊的名字叫做“老艾伯”——敬愛的林肯總統的暱稱。
鬥雞是最普遍的“寵物”,許多部隊養了不止一隻。很自然地,鬥雞眼互相看不順眼,開始捉對廝殺。
鬥雞是當時各部隊的一件大事,因為這代表了部隊的“榮譽”,師長、軍長甚至軍團長都會親自做出“部署”。
贏的雞被命名為“格蘭特”“關逸軒”“謝爾曼”,輸的則被命名為“戴維斯”“羅伯特。李”和“胡德”。
松江軍團的鬥雞明顯不如孟菲斯軍團的,於是各團就養了一大堆“羅位元。李”和“胡德”。
華爾的臉色很難看。
司令部命令:以松江軍團各團、孟菲斯軍團各旅為單位,建立“徵糧隊”,蒐集軍糧。
這是南下的北軍的最主要的活計了。
命令中居然堂而皇之地包含了這麼一個內容:不擾民。
實際情況呢?
一個徵糧隊的列兵回憶道:“我們的行動很帶勁,解放南蠻子們的奴隸,將吃不掉的東西打包帶走,實在帶不走的就毀掉。燒他們的棉花,砸爛他們的軋棉機,將他們的高粱種子撒到河裡。總而言之,將那裡攪個稀巴爛。”
需要說明的是,這支徵糧隊的做派不足為法。
列兵繼續回憶:“特別軍需隊的人對我們破口大罵,說我們都是敗家的玩意兒——這幫吝嗇鬼。旅裡也批評了我們,說我們太浪費了,下次再這麼幹,就不能再派我們團出去徵糧了。好吧,團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