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職遵令!”
次日天不亮,李延慶率領的右軍和高世宣率領的前軍在吃過早飯後,便浩浩蕩蕩啟程出發了。
與此同時,种師道釋出了整軍令,以不服軍令的理由將左衛將軍、殿前步兵都兵馬使、鄆州軍使裘兆和斬首示眾,一時間,京東各州廂軍皆被震懾,終於開始接受种師道的整合。
。。。。。。。。。。
霸州和雄州一樣也是大宋和遼軍作戰的主要邊境州,一條拒馬河將它和對岸的涿州一分為二,南面是大宋地界,拒馬河的北面便是遼軍地界。
在過去的一百多年裡,雖然宋遼兩國在整體上保持平靜,但小規模的摩擦依舊不斷,尤其在雄州和霸州,宋遼兩軍互相打草谷,侵入對方邊境,洗劫村莊,搶掠百姓,給邊境的百姓帶來深重災難。
此時霸州約有一千廂軍,由一名指揮使率領,維護著大宋最微弱的防禦,可對岸的遼軍也同樣因新皇帝之死而陷入混亂中,根本無力南侵,使霸州在宋軍第一次北伐慘敗後居然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平靜。
七月二十九日,李延慶率領一萬右軍率先抵達了霸州城,霸州城緊靠拒馬河,不過拒馬河是遼國的稱呼,宋朝將它稱為白溝,大軍抵達城下,城中的知州趙霖和指揮使張傑出城迎接大軍到來。
“兩位不必多禮,現在我想知道霸州城內的糧草軍資情況,報告上說還有不少,應該沒有錯吧!”
李延慶是輕兵北上,並沒有攜帶輜重,結果一路北上,各州的軍倉裡都是空空蕩蕩,官倉內雖有糧食,但也不能隨意動用,他們沒有得到任何補給,使李延慶心中有點焦急,他們攜帶的乾糧只能支援一天了。
霸州是第一次北伐時,東路軍的補給後勤重地,辛興宗率領的五萬軍隊是在涿縣被蕭幹殺得大敗,遼軍將他們一路追殺到白溝,辛興宗下令放火燒了河面上的浮橋,才使遼軍停住了追殺腳步,所以東路的遼軍並沒有過白溝,霸州城的倉庫內應該還有不少糧草物資。
“啟稟李統制,霸州倉庫內確實還有些糧草和軍資,但李統制應該也知道,河北的軍資糧草主要在真定府。”
李延慶前年底率軍監使來河北監察,當然很清楚河北的糧草物資情況,而這一次北伐還是太急了,大量糧草物資才運送到大名府,八月初一根本到不了前敵第一線。
李延慶隨即命令軍隊入城休息,他則帶著十幾個親兵趕赴倉庫,霸州的倉庫由二十幾座大倉房組成,知州趙霖親自陪同他視察。
他們走進一座糧食裝得滿滿的倉庫,趙霖笑道:“也幸虧辛興宗是童太尉的心腹,所以運來的糧草物資十分充足,兵敗后辛興宗只帶了少量糧食就南下了。”
“這座倉庫的糧食有多少?”李延慶望著堆積如山的糧食問道。
“這裡有八千五百袋糧食,大概九千石糧食。”
“一共有多少糧食?”
“具體準確的數字沒有,因為這兩個月廂軍也在耗用,兩個月前盤點是九萬石,現在應該還有八萬石左右,另外還有草料十五萬擔,戰刀三萬口,長矛五萬四千根,盔甲八千副,帳篷兩千頂,神臂弩三千副,弩箭三十萬支,大概就是這麼多糧草軍資。”
李延慶感覺盔甲偏少了一點,應該在一萬副左右,估計守城廂兵也趁機換裝了。
“帶我去看看盔甲。”
李延慶來到了盔甲倉庫,都是裝在麻袋裡,一捆一捆還沒有拆開過,他抽出匕首挑開一隻麻袋,裡面全部是笠子帽和鐵甲,是標準的禁軍裝備,他連挑十幾只麻袋,都是一樣的盔甲。
“所有盔甲都一樣嗎?”李延慶指著倉庫裡數百隻大麻袋問道。
“有少量山字甲,大概幾百套,其他全部都是一樣。”
李延慶隨即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