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在很多人看來,反正都是納糧,給誰不是一樣?只要能保住命就是比什麼都強。而有這種觀念的不是一部分人,而是相當大的一部分人。再加上日偽軍在掃蕩的時候,為了削弱部隊的抵抗意志,有意識的對抗屬進行屠殺。以及根據地本身生產也需要大量的人力,使得根據地徵兵並不容易。
即便是當兵了,也首選的是在自己家鄉活動的部隊。與遊動作戰的主力部隊相比,在他們自己家鄉活動的區小隊、縣大隊、分割槽獨立團的等地方武裝,在補充部隊方面要比主力倒是容易一些。
但也正是這種鄉土觀念重,不願意離家遠的毛病,讓這些地方武裝升級到主力部隊之後,或多或少的都會出現很多的毛病。而其中最多的就是因為脫離家鄉作戰,容易出現逃兵。等到挺進軍下達出關作戰的命令之後,跑的更多。
而且不是一個兩個,很多的時候都是成批的跑。與有著闖關東習俗的山東不一樣,在河北、河南、山西人心中從來就沒有闖關東這一說法。雖說也不是絕對,但是與構成東北外來主要人口的山東省相比,除了冀東地區之外,其餘的幾個省闖關東的人並不多。
歷代闖關東的人口之中,山東籍的佔了八成。其餘的幾省人口比例,要少的多。尤其是山西人,除了晉商之外,更是寥寥無幾,雖然在後世的行政規劃上,現在的熱河雖說還不算真正意義的東北。但是在很多人的眼中,那裡既然在山海關以北,那就是東北。去那裡,就是闖關東。
部隊出關作戰,讓很多人都很不情願。離家過遠是一個原因,以及在過去都是過不下去的人才闖關東的傳統,還有關於東北那些恐怖的傳說,也佔據了很大的原因。這也是引起挺進軍出現逃兵潮的一個重要原因。
相對於來自五湖四海的主力部隊,地方武裝升級來的部隊,這種情況是最嚴重的。尤其是那些升級完就整編北上的部隊,更是重中之重。地方武裝大多成分比較單一,多是由一個地方的人組成。
這樣的部隊,除了幾位高階指揮員之外,從上到下清一色的同鄉,甚至營連幹部都是一個地方出來的。身邊的人都是老鄉,跑起來更加方便。偶爾抓回來的一兩個逃兵,甚至在第二天連看守他們的人都一起跑了,還出現了帶隊幹部帶著一起跑。
別人是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在現在的挺進軍是老鄉見老鄉一起跑。到最後挺進軍甚至規定夜間放哨,要求黨員和骨幹帶隊,而且不許放單人哨兵,還組成了各種幫教小組。可就這樣,也控制不住。有時候帶哨的和放哨的一起跑了,幫教的人和教育的人的一起沒有了影子。
在編成挺進軍的時候,這些升級的地方武裝無論是在向晉北集結的路上,還是在出關的路上,幾乎每一個部隊都有逃兵出現。甚至有一個從地方武裝升級來的營,從補充進主力部隊到還沒有完全出關,在晉北集結的時候,就已經跑的只剩下不到一個半連。
甚至出現過一個連從連長、指導員到下邊的普通戰士,一個不剩全跑回老根據地的事例。人家也乾脆,說既然在那都是抗戰、打鬼子,那麼回家守著鄉土也是一樣抗戰,自己保證不當漢奸、不當叛國。
在挺進軍出關時,越往北走逃兵的現象也就越嚴重,甚至老部隊、老骨頭都出現逃兵的現象。在部隊在冀東地區過長城的時候,還曾經發生過有一個團的營教導員,帶著馬伕和通訊員,連同六個調往東北工作地方幹部,還有一個班的戰士一起都跑了回去的事情。
挺進軍臨出發的時候,為抗聯專門組建的六個新兵團,等出了長城一線。上萬人的新兵,跑的只剩下六千多。新兵跑,老兵也跑。戰士跑,幹部也跑。逃兵的事情,在挺進熱河這一路上成了各級幹部最頭疼的事情。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每天晚上行軍休息的時候,各級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