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9部分

有些看了也沒用,人家要求高,特別是大劇組,都要相貌端正,有表演經驗。

只有那些小劇組不挑人,去了就能選上,還有些純粹就是騙子。

他看到一張招聘告示,上面寫著電影《盲井》,招男演員一名,十六到十八歲之間,有無表演經驗均可。

王保強覺得這個適合自己,看了試鏡的地點,就在附近,他走了過去。

李洋從好夢公司獲得了投資,一百五十萬,超出了他的預期。

他拿著這個本子找了不少投資人,沒人願意投資,他甚至想過自己籌錢來拍,向家人和朋友借錢,有個五十萬就能拍出來。

這部片子沒有大場面,就是平常的生活,也不需要大明星,演員越普通越好。

除了礦井不好找,其他都能湊合。

他給了好夢公司一份拍攝計劃,在資金一欄上寫的是一百萬,林曉玲覺得想要拍出一部有品質的影片,不能湊合。

打動林曉玲的除了劇本本身,還有拍攝方式。

李洋準備用拍攝紀錄片的方式來拍電影,用寫實的手法客觀的記錄整個故事,儘量減少表演的痕跡。

他選擇使用非職業演員。

林曉玲就是拍紀錄片起家,熟悉這種套路,但她不同意完全使用非職業演員。

非職業演員的好處是表演原生態,沒有斧鑿的痕跡,不過在需要爆發強烈情感衝突的時候,往往表演不到位。

就像在《回家》中,如果用非職業演員,內心戲不會那麼的深刻。

她建議李洋採用職業演員和非職業演員混搭的做法,這是她的經驗之談。

有了資金,在好夢公司的協助下,李洋去外地看了幾座煤礦,有正規的煤礦,也有私人的小煤窯。

劇本情節需要進入井下拍攝,公司建議在正規煤礦拍攝,安全上有保障。

李洋為了寫實選擇了私人小煤窯,他們沒敢和礦主說在拍什麼片子,只說是一部描寫煤礦工人日常生活的影片。

礦主沒仔細打聽,只要給錢就行,一個月二十萬。

回到京城,李洋開始尋找合適的演員,職業演員好找,好夢公司就有,非職業演員就要從群眾演員裡挑了。

元鳳鳴這個角色十六歲,家境貧困,父親外出半年未歸,只好輟學打工。

就是個普通的農村孩子,性格老實,心地善良,不善言辭。

李洋在一家賓館裡租了間房子,試鏡前來的群眾演員。

由於招聘告示上的要求簡單,不少群眾演員都跑來試試,有人都二十好幾了,非說自己才十八歲。

有得一臉機靈樣,拼命表現自己的表演經驗,還有人懇求導演給次機會。

幾天下來,李洋見了數百名群眾演員,絕大部分直接給剔除了,只有幾個人讓他有印象,可又覺得不對路。

這是一種感覺,很難說清楚。

他揉了揉眉頭,等著下一批試鏡的群演。

王保強和其他幾名群演一塊進來,他前些天在工地幹活,今兒才得空。

他穿著一身破舊的灰色運動服,是和他住在一個院子的服裝小販送給他的,衣服厚實,幹活耐磨,不怕髒。

他的個子矮,站在其他人後面,只從人縫裡露出一張臉。

群眾演員太多,李洋不可能一個個試鏡,一回來上四五個。

先看外型,模樣高大周正的,眼神機靈的,穿著打扮時髦的,通通不要。

到煤窯上打工,下井挖煤,不是說非要土拉吧唧的,只是這個角色要帶著土氣,或者叫做質樸的氣息。

李洋掃了一眼,前面的幾個人都不合適,然後,他看到了一張臉。

“後面那位小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