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部分

迪許實驗室作訪問。

孫元起對於這些幾十年後畫像掛在全世界大學裡面的牛人,素來充滿景仰。滿懷熱忱地給他們寫回信,回答他們的問題,婉拒他們的邀請。之後,把他們的來信與之前盧瑟福等人的函件收在一塊兒,仔細地放好。再擱幾十年,這可既是精神財富,又是物質財富啊。;

緊接著,從美洲又來了一批信函。有盧瑟福的,他大致彙報了一下那本小冊子的流行情況,同時交流了一些物理學方面的問題。信中提到,作為元素週期表最初發現人的門捷列夫,在看到小冊子後撰文表示,“承認原子可以分解為電子,只會使事情複雜化”,還號召其他學者不要相信這本書。

來信也有《science》雜誌社寄來的樣刊。孫元起那篇厚厚的論文給《science》出了一個難題,不過《science》不在意,因為它是週刊,編輯們直接把這篇論文作為雜誌的一期,只是前面後編輯按語,後面有好幾位物理學教授的書評,或者說是審查意見。在這些評論中,孫元起果然看到一段有趣的文字:

“……儘管yorkjohnson對於光電效應現象的觀察是令人信服的,其解釋也是成功的,但其物理理論完全站不住腳。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是他在思辯中迷失了方向。所以,本篇論文只需要閱讀第一部分即可。如果有誰按捺不住好奇與誘惑,他定然會在第三部分的實驗中得到教訓,因為這種在實驗裡遭受到的失敗是可以預見的。當然,即便這篇篇幅浩大的論文只有第一部分可取,也不會喪失它所具有的重大意義……”

因為論文篇幅較大,所以這次的稿酬也特別豐厚,這足以讓孫元起忘記所有的不快。

不知怎麼回事,突然間,彷彿全世界人都知道了關於yorkjohnson的資訊:他原先生活在美國,獲得過耶魯大學的物理學學位;現在在遠東的中國從事研究工作,單位是iprt;他寫的論文,前一半是天使,後一半是魔鬼,所以讀了他的論文,有一半人皈依了他,另一半人則發現了他的魔鬼本質,開始與他戰鬥;據說,他是個拖著辮子的中國人,還非常年輕……

從十一月底開始,幾乎每週都能收到好幾封來信。最初的時候,孫元起還興趣盎然地解答他們提出的問題,與他們相互駁難;等如是幾個周過去後,孫元起幾乎被同樣的問題折磨得快瘋了,覺得整個生活都要被這群固執的經典物理學信徒所毀掉。被逼無奈之下,他只有把那些經常遇到的問題整理出來,挨個回答,然後發給《nature》雜誌——因為,更多的質疑是來自歐洲大陸,而歐洲大陸的科學家無疑是《nautre》的直接閱讀者。文章的最後,孫元起無奈地寫到:

尊敬的先生們,如果你們還要詢問以上這些問題,又或者對我進行毀謗與人身攻擊的話,我將有權利拒絕回信。而且,我想,如果你們覺得我的理論或者猜想錯誤百出、荒誕不經,為什麼不嘗試著用實驗或實證來推翻它們呢?畢竟,觀點會錯、理論會錯,嚴謹而科學的實驗結果不會出錯。

現在,我正在對另外一些有趣的物理問題進行研究和探索,這會花掉我一定的時間,所以不能及時給每一位來信者回信。如果你們把觀點總結起來,寫成論文寄給我,那將是我的榮幸。

孫元起在《nature》上說得沒錯,他現在很忙,因為他如今把剽竊的目標圈定在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上。在本來的歷史中,1905年9月出版的德國《物理雜誌》中,有一篇劃時代的論文——《論動體的電動力學》,從此狹義相對論得以真正創立。該文的作者是時任瑞士專利局三級技術員的愛因斯坦。據說,這篇論文,來自於某天早上起床時的靈感,然後花了五六週的時間,論文就寫成了。

孫元起在寫《光電效應:從現象到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