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4部分

幀⒂傷�韉嫉任侍饃嫌興�制紓�廡┒際強梢醞ü�曰啊⒑吞咐唇餼觥N業紉�齙氖慮欏>褪潛苊餳せ��堋⒐菇ń渙髕教ā⒋叢旌吞阜瘴А!�

如孫元起所言,袁世凱和孫中山一樣,都是強烈的民族主義者。也都強烈渴望中華早日實現富強。雖然袁世凱在政治上走錯了方向,但不能因此否認他為國為民所做出的巨大努力,也不能因此詆譭他作為一箇中國人的愛國情懷。在傳統教科書中,袁世凱通常會因為簽訂《二十一條》而被斥為賣國賊。其實,在日本咄咄逼人的形勢下,袁世凱竭力維護國家利益已經盡到最大的努力,胡適就認為《二十一條》的談判是弱國外交的勝利。

相比之下。同樣是“賣國”,孫中山不僅敢賣,還敢賤賣。敢於把豬肉賣出白菜價!對他來說,反正革命不成功,那些東西跟自己沒有一毛錢的關係。至於成功了?成功之後再說成功的話吧。比如他在1915年2月滿鐵株式會社兩個重要人物犬冢信太郎、山田純三郎訂立的所謂《中日盟約》,賣國程度與《二十一條》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無論袁世凱、孫中山他們曾經做過什麼。但他們在振興國家這一點上是趨同的。只是由於知識背景、仕途履歷、國際視野等方面的差異,其中再夾雜著個人利益、派系利益與國家利益的衝突,這才導致最後他們兵戎相見不死不休的局面。

在個人利益、派系利益與國家利益衝突的時候,真正能把國家利益置於個人利益之上的,那都是百年難得一見的聖人,而且這種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在波譎雲詭的政壇通常很難手掌重權。而把個人利益、派系利益完全置於國家利益之上的人,往往也難成大器。正常情況下,政客或者官僚都是在個人利益、派系利益與國家利益衝突之間尋找平衡點。關鍵在於哪一邊佔多數。即便說出“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慈禧太后。在挪用經費修建頤和園的時候也未嘗完全忽略過國家利益。

比較袁世凱、孫中山兩人的生平行徑就會發現,袁世凱是傳統的中國士人,出生於官宦家庭,曾鎮守屬國朝鮮,生於斯長於斯,而且青年以後一直身居統治高層,相對來說,他更富有國家主義、民族主義思想,在利益衝突的時候往往更注重國家利益,也更小心謹慎。

而孫中山受兩廣風氣影響,青少年時期就景仰洪楊造反事業,後來在海外浪跡數十年,經常受到來自國內(清政府、北洋政府)的威脅,加上窮困潦倒、漂泊無定、受人冷遇,內心裡追求成功的渴望有時候甚至會壓倒一切;而且他大多數時間處於社會底層,對於包括領土、礦產等在內的國家利益沒有多少直觀感受,所以在利益衝突的時候非常豪爽、非常大方,甚至是肆無忌憚。

從當今政治體制和教育體制下穿越過去的青年,在充分了解二十世紀初國內外政治形勢的情況下,十有**都會傾向於袁世凱,而不是“偉大先行者”孫中山。

孫元起便是如此。

幾個人又說了會兒閒話,國務院秘書許寶蘅進來稟告道:“總理大人、三位總長,大總統和陸、趙、熊、段、劉諸位總長已經快到門口了,您看是不是要出去迎接一下?”

眾人連忙站起身,唐紹儀有些驚異地問道:“什麼,大總統過來了?”按照道理,國務院是內閣總理的地盤,尤其是責任內閣,大總統應該不能隨便插足。就好比現在國務院召開會議,誰見過國家主席出席參會?儘管在此之前唐紹儀曾客套地邀請過袁世凱,但沒想到他居然會應允。

唐紹儀轉念一想:今天下午不僅要召開首次國務會議,在此之前還要宣佈國務院成立,大總統出席成立儀式也無可厚非。不待許寶蘅回話,便又自問自答道:“唐某前數日曾邀請大總統出席儀式,本來不抱多大希望,沒想到大總統竟然能夠俯允,足見大總統對內閣的信任與厚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