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混成協在軍制改革後番號改為陸軍第四十七混成旅,閻錫山所部則更名為山西陸軍第一混成旅,這也是山西地面上僅有的兩支正規軍,分別負責晉北和晉南防務,而大同正是晉北防務的支撐點。正因為大同是孫系勢力在塞上的據點、對京師的前哨,關係重大,所以在城外修築了一個簡易飛機場以供軍用。
當孫元起走下飛機的時候,發現到場迎接的除了第四十七混成旅將校、大同軍政分府政要以及部分地方士紳。山西軍政府都督閻錫山、民政長谷如墉、財政司長張瑞璣等居然也在。不過他們幾個臉色都不是很好,估計是聞訊後剛剛從太原乘飛機趕過來,結果慘遭飛行員的荼毒。
見面自是一番寒暄不提。
來到大同軍政分府。孫元起見谷如墉已經年逾花甲,被飛機折騰得神色頹然,便好心勸道:“谷老先生,您旅途勞頓,不如早些回去休息吧!”
谷如墉卻強自振作精神道:“有賴孫大人關心!老朽雖然精力有些不濟,但見到孫大人心裡歡喜無盡,這點勞頓也就算不上什麼了。”頓了一頓。又繼續說道:“今天孫大人來晉,百川都督準備乘坐飛機到大同迎接,老朽聞聽訊息便自告奮勇要求同去。同行之人因老朽年老體衰都極力勸阻。老朽卻固執己見一意孤行,因為老朽覺得如果是乘坐飛機而死,雖死無憾;如果再能見到孫大人,即便馬上就死。也可以含笑九泉。”
孫元起有些恧然:“谷老先生謬讚了。孫某實在愧不敢當!”
谷如墉道:“老朽並非吹捧逢迎,而是有感而發。光緒二十八年(1902)山西大學堂成立,雖然成立時間不及京師大學堂和大人創立的經世大學,但放眼全國,也算是佔得先聲了。老朽當時以戶部員外郎而兼任山西大學堂監督,總管中、西兩齋事務,前後長達六年之久,自承沒有太大功勞。但苦勞多多少少還是有些的。
“轉眼十年過去,大人創立的經世大學早已名揚海內外。各種附屬中小學校遍佈大江南北姑且不提,單單在校大學生數量便達三四千人之多,各國遊學生也有千餘人,所研究創造出的成果更是震鑠古今。而我山西大學如今在校學生不過三四百人,僅及經世大學十分之一;而且學生質量良莠不齊,畢業時如能通讀經世大學一二年級教科書,便足以被師長同窗誇讚為天資聰穎了。
“所謂不見北海,無以知涇渭之小;不等泰岱,無以知東山之卑。唯有親見大人創立的經世大學,老朽才發覺山西大學這些年發展是如此緩慢遲滯。兩所學校幾乎是同時創立,只是一所為官辦、一所為私立,如今卻有天壤之別。老夫今天迫切想見孫大人,就是想向你求教個中的原因,不知能否賜教?”
孫元起凝思片刻才回答道:“或許原因就在於一所是官辦、一所是私立吧?儘管山西大學在成立之初便採取西式教育,但其中的傳統經學內容還是太多——當然,我並不是否認傳統經學的重要性,只是覺得它不應該佔據那麼多份額。而且因為學校是官立,畢業的學生照例要授以舉人出身,所以很多學生到學校就讀的目的不是為了學習知識、探討學問,而是單純為了獲取文憑,作為進入仕途的階梯。與此同時,任教老師也有不少是為了獲得保舉資格,而勉強在學校任教。如此老師、如此學生,焉能有大成就?
“經世大學則不然。因為學校是私立,畢業之後不能做官,所以在此求學的學生大多都是單純出於對學問的愛好,學習知識、研究問題便有了興趣和動力。學校只是為他們提供合格的老師、合理的課程、豐富的圖書、充足的實驗室以及舒適的環境,剩下的全靠他們自己努力。然後經世大學就有了今天這般成績。僅此而已。”
谷如墉又問道:“大人在執掌教育總長期間傾力於實施國民義務教育,此舉惠及全國數百萬童稚,可謂居功厥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