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他就幫不上忙了。
這個時候,地裡的小麥都已經快成熟了,很多百姓都在為豐收而忙碌著,唐舟知道這個時候對百姓來說很重要,因此少不得在司農寺進行一些安排和詢問。
這天午後,大家坐在司農寺聊天,唐舟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於是問道:“小麥豐收之後,離再次播種應該有差不多三個月的時間,這段時間天地裡都種些什麼呢?”
一個叫周農的人站出來道:“小侯爺,這個各有不同,中原這個地方小麥豐收之後,並沒有多少農作物可種,一般情況下都是荒著的,當然,偶爾會有人種一些菜。”
聽到這個回答,唐舟微微凝眉:“我記得都有種玉米的。”
眾人一愣,那周農更是連忙問道:“玉米,小侯爺,什麼是玉米?”
聽到眾人這話,唐舟頓時明白過來,這個時代,玉米還沒有傳過來,心中暗驚,於是連忙笑道:“沒什麼,我只是覺得這幾個月天地裡什麼都不種有點說不過去,你們覺得呢?”
在場的這些人都是很關心農事的,自然也清楚大片土地荒廢著有些不妥。
這時,一個去過江南的名叫寧成的人說道:“小侯爺,這段時間其實是完全可以利用的,屬下曾經去過江南,那裡在夏天的時候普遍種植水稻,秋天豐收,跟我們這個剛好反過來,如果中原地區夏天種植水稻的話,到秋天的時候也是一筆很大的收入啊。”
水稻的果實也就是大米,唐舟雖是北方人,但對米也有些偏愛,南方種植水稻的事情他也清楚,只是沒想到剛好跟小麥的種植岔開。
正想大聲叫好的時候,那個周農卻突然反對道:“不行,水稻的種植需要大量的水,可我們這裡卻並沒有太多的水,不適宜水稻種植的,不然天氣萬一十幾天不下雨,那些水稻可就全泡湯了。”
唐舟一愣,心想也是啊,他在後世也沒聽說過在北方亦或者中原地區有大面積種植水稻的。
討論到這個時候陷入了沉默,唐舟見此情況,忽而想到宋朝南渡之後,曾經在南方大面積種植小麥的,水稻不能到北方來,那麼小麥是不是能到南方去呢?
想到這點,唐舟連忙笑道:“既然水稻不能移植到長安來,那我們何不將小麥移植到南方,南方的水稻豐收之後,就種植小麥,這樣一來,一年也就有兩季的豐收了。”
232。第232章 豆製品
“既然水稻不能移植到長安來,那我們何不將小麥移植到南方,南方的水稻豐收之後,就種植小麥,這樣一來,一年也就有兩季的豐收了。”
唐舟這麼一說,眾人神色頓時一變,皆是一臉驚悟。
他們只想到如何把其他的地方種植在長安附近,因此就沒怎麼考慮把長安附近的植物移植到其他地方,江南之地雖離長安較遠,而且很多地方都不夠繁華富饒,但若真能在那個地方水稻和小麥互種的話,倒也能為朝廷增收不少糧食呢。
“小侯爺言之有理,如果小麥真能在南方種植成功,這可就相當於把朝廷的糧食產量增加了一杯啊。”周農十分興奮,站在一棵樹下揮著手,完全不在乎毒辣的陽光照在他的身上。
寧成去過江南,倒沒有像周農這般興奮,因為他意識到唐舟雖然說的可行,但卻也存在一些難題,如果這些難題得不到解決的話,是很難真正將小麥種植在南方的。
“小侯爺,水稻種在北方有難處,小麥想在南方種植怕也不容易,因此屬下覺得,任何事情不能想當然,我們必須在南方進行試驗之後,看看是否可行,才能決定要不要將小麥移植到南方。”
唐舟點點頭,不過心中卻想,宋朝南渡的時候曾經在南方種過小麥,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的,於是說道:“你說的不錯,既然如此,待本侯稟明聖上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