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布”的喧鬧聲中沸沸揚揚地開始了。
跳皮筋所用的皮筋為有彈性的橡膠細繩,一般約三米左右。參加者兩人各持一端繃直,其他人即可在皮筋上踩跳出各種花樣動作,缺人手的時候就將皮筋綁在距離適度的兩樹之間,可以單人、雙人和集體跳。花樣包括點、繞、轉、掏、壓、鉤、踩、踢等十餘種腿部基本動作。跳皮筋的花樣非常多,一般還都配著童謠,比如“馬蘭開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劉胡蘭姐姐是英雄……”等。
雞毛毽子,由一堆公雞毛和兩個古銅錢構成,看起來很漂亮。踢毽子同樣也是花樣繁多的腳上功夫,邊踢邊唸叨著“橋,外,別,背”什麼的動作指令,從前面踢,從後面踢,從左腳踢到右腳,不想動腳就用書本打,一個人往高空拋,像打羽毛球一樣兩方對打。
這兩種都是大些十歲以上的女孩子迷戀的遊戲,翻看書包或口袋,總能從找出一根皮筋或者一個雞毛毽子來。課間休息時間,不跳到上課鈴響時絕不會進教室,快下課的時候,小手已經在課桌洞裡摸索著皮筋和毽子了,只等著鈴聲一響,再投入下一輪的“戰鬥”中去。
男孩子還喜歡玩滾鐵環與打陀螺,雖然這個遊戲看起來很容易,但也要有相當高的技術含量才能讓它們不停地轉動,很鍛鍊耐心和手臂平衡力。
滾鐵環就是用一根前端呈“U”型的鐵棍託著輪胎大小的鐵環往前走,環面需要光滑。手握住鐵鉤,推動鐵環向前滾動,技藝高超的男孩可以讓這隻“車輪”滾很長一段路都不倒下,並且這期間要經過無數凹凸不平的路面和水坑。這個遊戲可以看出男孩喜歡駕馭有輪子的物體是其天性,很多孩子稍微長大一點就不玩鐵環了,沒有人願意有事沒事揹著個大鐵圈到處跑。
陀螺,是木質圓錐形物體,拳頭大小,用一條鞭子不停地抽打,使其不停地旋轉。要使它轉起來,一開始要很賣力地抽打,而且不能有絲毫的間斷,但當它旋轉的速度穩定以後,就只需要偶爾輕輕加力抽打一次就可以了。
而丟沙包與打彈弓屬於集體作戰類遊戲。丟沙包是打仗扔石頭的改進版遊戲。三個人以上,分成兩組,兩個人互扔沙包,另一隊人在兩人之間移動,被沙包砸中者下場,如同夥用手接住沙包算得一分,使被砸中者重新上場,有點像棒球中“投手”和“捕手”。鬥智鬥勇,熱鬧之極。
還有捉迷藏與老鷹捉小雞。捉迷藏又叫藏貓貓,這個遊戲一般都是放學了,年紀小的小孩的最愛。找地方把自己藏起來不讓對方發現,課桌下、門後邊、稻草堆、樹上都是不錯的藏身之地,如果被對方發現,便輸了。若對方找不到就幸災樂禍地發出怪叫聲以提示對方,女生愛乾淨,躲的時候要挑地方,用不了多久時間就會全軍覆沒,到男生藏的時候,最終往往是男生自己憋不住站出來,還有的藏得好,遊戲結束大家都走了,還沒被找出來。
老鷹捉小雞遊戲是年紀大些的孩子還有小孩子一塊玩的遊戲。一般由個兒大的同學充當母雞,年紀小的孩子當小雞。任憑“母雞”使出渾身解數,總還是有幾隻“笨小雞”不幸被抓,只有身手敏捷的孩子,才能倖免於難。
謝欣有時候看他們玩的熱鬧,偶爾也加入進去,和學生們關係處的倒也很是融洽。
不知不覺已經開學了兩個星期,花壇裡種的蔬菜也都長大了不少。謝欣和趙曉敏去不遠處的井裡,抬了幾桶水把水缸裝滿,趙曉敏去廚房做飯,而謝欣正在給它們澆水,就聽到廚房傳來趙曉敏的尖叫聲,以及重物落地的聲音。
謝欣聽到聲音,還沒來的及奇怪,平時看著沉穩的趙曉敏怎麼會這麼大驚小怪,完全不會擔心趙曉敏會出現燒到手之類的事,記得趙曉敏曾說過,她從七八歲就會做飯,閉著眼就能做飯云云,謝欣也完全沒朝趙曉敏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