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5部分

如今先君剛逝,你另一邊又假傳令旨,奪回劉皇叔的兵馬,實乃其心可誅!眼見荊襄九郡,送於蔡氏之手!故主有靈,必當殛你!

諸位同僚,你等皆深受先君恩德,眼見蔡氏隻手遮天,如那暴秦趙高,豈能坐視不管,獨保全身!他ri九泉之下,你等有何面目面對先君尊靈!!”

李珪怒聲暴喝,字字言詞,如同一柄柄利刀刺在一眾荊州文武的心中。蔡瑁轟然大怒,立即喝令左右推出斬之。李珪至死大罵不絕。直至刀落項脖,仍舊在痛罵蔡瑁忤逆,不得好死。

一聲刀落響聲,隨後便是頭顱掉地之聲。殿內一片死寂,鴉雀無聲,無人敢言。劉琮臉sè慘淡,望著殿下眾臣如此畏懼蔡瑁,忽然間他心中不覺心起一絲難以言喻的悲愴。

於是蔡瑁遂立劉琮為主。蔡氏宗族,分領荊州之兵,命治中鄧義、別駕劉先守荊州。就葬劉表之柩於襄陽城東漢陽之原。

蔡氏猖獗,彷彿整個荊州已屬其掌下之控。即ri,蔡瑁又令劉琮頒發領旨,宣告劉備十般罪狀,通告荊州各個郡縣。在這十般罪狀的指責之下,仁義無雙的劉備,立即變為作惡多端、十惡不赦的jiān佞叛賊。荊州百姓大多卻是不信,不少者為劉備喊冤,但荊州各地佈滿蔡氏眼線,那些為劉備喊冤者,皆被蔡氏族人領兵捉拿,強加叛徒之罪,暗下處理。於是荊州百姓敢怒不敢言,荊州人心惶惶。

就在此時,蔡瑁大起兵馬,令鄧義為第一隊,劉先為第二隊。東曹掾傅巽為第三隊,蔡瑁自領諸將為第四隊,每隊各引兵二萬。封大將宋忠為偏將軍,領兵三千為先鋒。蔡瑁令諸將整頓兵馬,不ri即將出兵新野。

黃門侍郎王粲聽聞此事,連忙來見劉琮、蔡瑁,進諫而道。

“劉備乃漢室宗親,且仁義佈於四海,深受荊州百姓愛戴,今蔡將軍興此無義之師,恐失荊州百姓之望。還望主公三思!”

劉琮聽言臉sè一變,遂望向蔡瑁。蔡瑁一臉冷酷,要穩荊州,劉備不得不除,況且就因這劉備在荊州深得人心,才令蔡瑁忌憚無比,出兵新野勢在必行。蔡瑁豈會管有義或是無義!

話說這王粲雖長得容貌瘦弱,身材短小,但卻是荊州有名的名士。傳說王粲幼時往見中郎蔡邕,時蔡邕高朋滿座,聞王粲至,倒履迎之。賓客皆驚而問,蔡中郎何獨敬此小子耶?蔡邕微笑而道,此子有異才,老夫不如也。

就連文學大鱷蔡邕,亦如此重視王粲,可見王粲才能何等了得。王粲博聞強記,人皆不及。荊州多有名士不信,曾有一者,與王粲嘗觀道旁碑文一過,那學士忽問剛才碑文,王粲只看一眼,竟能倒背如流。有一次,王粲觀人弈棋,兩人故將棋局撥亂,然後問王粲可否擺出,王粲甚是平淡,復為擺出,不差一子。同時王粲又善算術,其文詞妙絕一時。昔ri劉表重其才,視王粲如上賓。

王粲乃盛極一時之名士,蔡瑁平時亦對其尊讓三分,縱使王粲曾多番向劉表指責於他,蔡瑁仍是以禮相待。不過此時王粲卻阻礙他一統荊州的大業,蔡瑁哪裡再能容忍,當下指著王粲怒聲喝道。

“劉備乃逆命之臣,昔年先君在世時,就已妖言迷惑,暗中取利,yu想圖謀荊州。時下其諸葛亮相輔,其勢漸大,豈容不急討之!”

“蔡將軍此言差矣,劉皇叔仁義愛民,凡事皆以荊州利益為先。前番若非其捨命把守新野,擊敗五萬曹軍,荊州此時早已落入曹cāo之手!荊州深受劉皇叔之恩德,若出軍討之,是為不義也!”

王粲立即犀利回駁而道。蔡瑁冷哼一聲,遂又說道。

“君豈不聞,昔ri劉備於陶謙、袁紹麾下之事,兩人以國士之禮相待。劉備卻反而暗中圖謀,奪之徐州,袁紹兩員大將皆因其而死!如此可見,劉備實乃世間梟雄,那表面仁義,全是虛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