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時此刻,江浙明軍的空心方陣擺了出來,只是根據新的戰法和編制,長矛手的比例減小,前排的長矛陣顯得有些單薄,但是後隊的火銃手們卻一個個的開始裝填,隨即將套著銃劍的火銃對準了崩騰而來的黃沙。
線國安的帥旗位於大軍以西,背面是河,閩中師的佈防也是依河而立,側重於西。相較之下,東面是最為薄弱的,而且根據線國安麾下斥候的探查,東面的步兵還好,但騎兵似乎要比其他方向的明軍騎兵要來得散漫一些,並不似江浙明軍那般招牌式的嚴整。
李來亨趕來,他的部下們還在摸著身上嶄新的軍服,尤其是胸腹部凸起的騎兵板甲和一體成型且用螺栓固定可以抬起放下面甲的頭盔,更是讓他們愛不釋手,一個個的漬漬稱奇,甚至就連李來亨趕到之時,也是無不感慨。
與其他闖營不同,李來亨所部是承襲自李自成的妻弟高一功和侄子李過的人馬,都是闖營最核心的武力。這些年困在夔東,軍勢日頹,若非是陳文的援助展開,只怕連現在的實力也未能有了。
來之前,李來亨便傾一軍之力,給這支所部精銳以最好的甲冑、武器和戰馬,甚至其中還有近兩百餘人是袁宗第和劉體純臨時調撥的,俱是闖營餘部精銳。可是等到了湖北,尤其是追上這支西路軍以來,他才發現他視若珍寶的那些扎甲、鎖子甲和皮甲全然是一堆破爛,此間麾下換上了江浙明軍的制式騎兵板甲,就更是顯得精神奕奕。
遠處的清軍騎兵越來越近,看上去似乎不下千騎,李來亨策馬向前,所部騎兵也緊隨其後,很快就在步兵的空心方陣前列出了三排橫陣。
這般佈置,並不符合江浙明軍慣常的方陣在前,騎兵尋機突擊的戰法,但是既然張自盛給了李來亨對所部騎兵的自主權,騎兵背後的步兵也只得配合進行陣型的調整。
滾滾的黃沙之中,河南提標的部隊越來越近,這支中營是線國安所部最為精銳的人馬,俱是定南藩兵組成,戰鬥力遠勝於普通綠營,更是得到了四百餘騎左營人馬的支援,兵力更為雄壯。
此番以此間作為主攻方向,拋開這裡的明軍騎兵看上去要弱一些之外,更重要的是根據斥候回報,明軍軍需糧草中的火藥似乎就在這些步兵方陣的背後等待渡河。
此間既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所在,當以防禦為核心要務,提標中營襲來,看到的卻是明軍騎兵在陣前列陣,加總兵銜管中營遊擊事的這員定藩舊將眼見於此,只得讓所部兵馬在更遠的地方停了下來,蓄養些馬力再行發動攻擊。
騎兵機動能力強,此番佈置未免遭到對手突襲也是正理,可是這邊剛剛開始修整,明軍那邊卻率先動了。
騎兵列成三排,只是跑起來就變得有些混亂,但是李來亨卻也不急,他們並沒有急著發起衝鋒,而是前進到一定距離之後才停了下來,重新恢復三排的列陣。
騎兵作戰,馬力為先,對手擺明了就是在抓這個時間節點,中營總兵卻也不急,乾脆鎮之以靜,等待對手的後招。
他是有這個資本,除去所部精銳以外,他麾下一千四百餘騎,比之對手那只有五六百騎更具數量優勢。況且騎兵乃是離合之兵,此間對手直愣愣的策馬殺來,看上去甚是呆板,尤其是當下一幕出現,更是讓他懷疑起這支騎兵的指揮官根本就不懂騎兵如何使用。
李來亨所部重新恢復了三排列陣,隨即第一排便策馬殺出,但是後兩排卻並沒有緊隨其後,只是任由著第一排衝了上去,竟完全是一副看戲的模樣。
明軍處處透著詭異,但中營總兵卻也不急,分出了三百本部騎兵迎戰,他便勒令其他部隊繼續蓄養馬力比之明軍,他和他的部下們是從遠處趕到線國安將旗下匯合,修整片刻就繞了過來,戰馬自然要更加疲憊。此刻派出三百騎兵迎戰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