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8部分

員功名在身的同窗想要投效軍門為陳文贊畫軍務。

這些日子以來,本地的、外地的陸陸續續的總會有人前來投軍,只是讀書人極少。而像孫鈺的這個同窗般有功名在身的更是一個沒有。其實也並非是有功名在身的不願投效明軍,只不過除了數量本就很少以外,這些鳳毛麟角也都是自薦為文官的幕僚的,最多也就充任官吏而已,而不願和“粗鄙的武人”為伍。

稍等了片刻,那人便在小吏的帶領下來到了府衙的二堂。來人叫做周敬亭。是金華本地大戶人家的子弟,祖上是從紹興府遷來的,已經有近百年的時間了,在陳文看來也已經算是徹頭徹尾的金華本地人了。

未來得及揣測此人和後世那個聞名於世的“紹興周氏”有沒有什麼關係,只是乍一聽這名字,陳文第一個想起的卻是那個曾經給左良玉當過幕僚的柳麻子,但是稍微一聯想到此,他就立刻否定了這個念頭。因為此人的臉上不僅沒有麻子,還稱得上是一表人才。雖說和孫鈺相比要稍遜一籌,不過在陳文看來也算是個明朝審美標準的帥哥了。

雙方見過禮後,陳文不由得開始腹誹,大抵孫鈺和這個周敬亭上學時的教書先生收弟子的標準應該是顏值,而不是什麼聰慧、才學之類的東西。只是稍微聊了兩句,其人出口成章,引經據典也似他以前見過的一些文人那般俗套,看來才學也不會太差。只是不知道是否有他所需要的那類“真才實學”。

雖說是面試,不過既然是孫鈺親自引薦的。那麼也沒必要太過正式。三人坐在二堂很自然的聊著一些對於詩詞、時局、見聞和實務的看法,詩詞方面這周敬亭倒是拿出了兩首新作的歌頌明軍收復失地的七言絕句,聽起來感覺還不錯,不過陳文並不打算在這上面浪費太多時間,很快就轉到了其他的方面。

那周敬亭知道陳文是在考量他的才幹,自然是抖擻精神。將胸中運籌多時的見解和讀書多年積累下來的知識一一道出,以獲取陳文的肯定。

直到一個多時辰後,那周敬亭似乎也被榨得不剩下什麼了,而陳文也總算是放下心,直接讓此人出任陳文身邊的機要文書。接顧守禮的班。

看著眉宇間頗有些喜色的周敬亭,陳文心中暗自嘆了口氣。之所以任命他為機要文書,其實大多還是看在孫鈺的面子上。此人雖說稱不上徹頭徹尾的不通實務,不過和他見過的那些“滿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讀書人也相差無幾。

陳文所需要的軍務、地理、氣候、工業、農業、水利、數學、甚至是西學中比較實用的知識都被此人的知識面以著近乎完美的角度巧妙的避開了,不要說和孫鈺去比,就算是和大蘭山老營中的那些久歷實務的官吏比都要差上一些。

不過嘛,這世上只有放錯了位置的人,卻沒有沒用的人。周敬亭的知識面不合乎陳文的要求,但是文墨水平卻恰如孫鈺此前介紹他時提到的那般絲毫不遜於前者,比起陳文此前的機要文書顧守禮來說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用他來處理文案也算是對本地士人的一種拉攏,千金馬骨的事情對於新近躥起的陳文來說多做一些沒有壞處。

閒聊了片刻,陳文突然產生了一個疑問,他從去年在王翊麾下擔任軍職起,屢次擊破浙江清軍綠營,在浙江的地面兒上也可以算是饒有聲名了,再加上大蘭山明軍的出身,跟腳上也更能贏得本地讀書人的青睞,按道理也應該會有些名人前來投奔了吧,可是到現在也沒有哪怕一個名人來投奔,就連沈調倫那樣歷史上一度復起大蘭山的同僚也沒有重新歸隊,難道是因為他這個穿越者和這個時代的名人們就這麼絕緣嗎?

思來想去,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