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錦的日軍餓死,更重要的是,從北京艦截獲的日軍電文來看,駐紮在遼陽,盛京的日軍第一師團第二步兵旅團即將增援盤錦,駐紮在鴨綠江邊的日軍第三師團也在向遼陽和盛京一帶移動。
最讓林遠心裡沒底的就是——在日軍節節敗退的當口上,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居然遠赴莫斯科,和沙皇尼古拉二世會談,而且會談的結果不對外公佈!在此之後,沙皇宣佈:俄羅斯斥資兩億盧布,加快西伯利亞鐵路的建設!
林遠心想:“不知道沙俄是不是想要和日本人聯手對付我們,可惜我們在莫斯科沒有間諜機構,不可能探聽到第一手的資訊。如果沙俄的軍隊從寬城子,吉林到昌圖的驛道進入盛京的地界,和日本人聯手,那麼戰局恐怕會瞬間逆轉!”
林遠下定決心,為今之計,只有儘快打掉當面的乃木希典,可是怎麼打掉乃木希典呢,現在清軍擁有的最大優勢就是火炮了,面對著沒有火炮支援的日軍,自己的迫擊炮就能優勢佔盡!
本來迫擊炮的設計射程可以達到2000米,但是清軍缺少先進的光學偵察裝置,測量距離和角度都成問題,當初設計迫擊炮的時候,為了能儘快地應用,彈道表也做得不是很完善,再加上炮手的技術水平有限,想要打得準,不得不拉近距離,可是怎樣能接近日軍呢?
林遠想到了用土工作業的法子,接近日軍陣地,然後使用迫擊炮打擊日軍,可是這樣做也不容易,現在是冬天,地方都已經凍住了,土工作業需要大量的人力,所以林遠想到了那些來參軍的青年。
他要用鏟子,挖來一場勝利!
141 戰壕對戰壕
林遠組織那些想要參軍的青年進行土工作業,目的很簡單,挖出逼近日軍的戰壕!
這件事情說起來容易,真要做的時候,就會有不少困難。
首先是挖土,奉天的二月份,平均氣溫在零下十度左右,這樣的溫度足夠把土壤中的水分凍住,所以土地很硬,而挖出的戰壕至少要有一個人的身高那麼深,因為當拉近到距離日軍的戰壕幾百米的位置時,日本人不會眼睜睜地看著你往他那裡挖,他會想盡一切辦法進行阻攔。
機槍就是一個絕佳的選擇,馬克沁重機槍的有效殺傷距離在1000米以上,所以,進行土工作業的人必須站在戰壕裡,這樣才可以有效避免傷亡。
想要挖出一個深坑,用鏟子肯定不行,因為土地很硬,鏟子向下挖土的時候,要先把鏟子的刃口放到地上,用腳下踩,進行挖土,這樣的力很小,不足以挖開硬土,就算能挖開,也要消耗很大的體力,也Lang費時間。所以,想要挖出深坑,一定要使用鎬。
鎬的頭部很尖銳,看起來像是一個帶弧度的四稜錐,用的時候要把它掄起來,給它一個很大的下落速度,鎬頭砸在地面上,刺進土裡,然後人再把它提起來,就能把土鬆開,可是要挖出深坑,松出來的土就必須要運走,這就需要有人在邊上把松出來的土鏟走。
可是這也是很危險的,因為這個人離拿鎬的人很近,一但被鎬碰上,輕則受傷,重則殞命。
於是林遠想出了一個辦法,把進行土工作業的青年五個編成一組,一個拿著鎬在最前面挖土,為了搶時間,要求這個人在短時間內用盡全力,當力氣用盡的時候,就撤下來休息,在休息的時間裡,其餘兩個人上前把砸下來的土鏟到土筐裡,把土裝進土筐,這麼一件簡簡單單的事情,要是沒有老百姓的全力支援,也是很難做到的,因為任何一支軍隊都不會有那麼多的筐,所以,從這麼一件芝麻大的小事中就能看出人民戰爭的威力。
把土裝進筐裡之後,剩下的兩個人就把土運走,這樣的五人組有幾百組,每一組工作的時間並不長,卻可以保證以最佳狀態工作,所以清軍挖掘戰壕的速度極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