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都不是重點,重點當然是這個貧民窟般髒亂差的地方,以往的對宗教人物的描寫總是偉光正的,米萊卻在這個作品中使用了現實主義,並且有著前拉斐爾主義特有的對細節的較真。
還是大公夫人有文化,要不是有她解說,唐寧誰都不認識,他還以為那個“使徒”是耶穌,以為那個老太太聖安妮是聖母瑪麗亞,心想這聖母也忒老了點。
還有一幅米萊的成名作唐寧比較喜歡,那是一對戀人因為宗教分歧而分手的心碎場景。基督教有兩大流派,比較古的是天主教,奉羅馬教廷為正宗,強調教皇的權威,而後來在宗教改革中,各國君主為了擺脫教皇的控制,由約翰?威克里夫、揚?胡斯、馬丁?路德、約翰?加爾文等人發起,講究“心誠則靈”,不再受教皇的約束,這就是另一個大派——新教。從教義上來看,新教徒所受到的精神束縛比天主教要小,所以後來的發達工業國家基本上都是新教徒。
宗教改革的過程中,法國曾經在1572年發生巴黎天主教徒屠殺新教徒的事件,這幅作品的男主角就是一位受約翰?加爾文影響的反對君主**的雨格諾派,他的戀人試圖用一根象徵著天主教徒的白布條束縛他的手臂,他擁抱著戀人的手深情卻又堅決地排斥她的束縛,姑娘絕望地、楚楚可憐地抬頭看著她的愛人。
米萊與大公夫人發現唐寧對《a_huguenot》苦有所思,以為他被感動了,其實唐寧是在想德意志與法國必有一戰,因為以普魯士為主的北德意志以新教徒為主,而法國現在仍然是以天主教為主,拿破崙三世正是一個天主教徒,若不是,他能當上皇帝才怪。
天主教與新教之間的戰爭對無神論者來說就是狗咬狗罷了,不過,相比起來新教更開放點,是條好點的狗,也是更自由的一些的狗。天主教以羅馬為中心,這跟德川幕府對日本的控制是一樣的,也是離江戶越遠的地方受到幕府控制越小,如長州藩和薩摩藩。遠離義大利的波羅地海各國、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北歐)、英國(相當靠近斯堪的納維亞)、北德意志都是新教的大本營。
在皇家藝術學院的各位藝術家的引領下,土豪大公遊覽了一遍整個畫廊,發現大量的宗教題材作品,終於看不下去了,對米萊說:“米萊先生,我要是提出要創作非宗教題材的創作要求,你願意畫嗎?”
米萊虎軀一震,這位沒文化的科學家果然有這種非分之想,他卻不能得罪大土豪,說:“具體是什麼樣的題材呢?”
唐寧:“寫實風格的畫作就沒必須了,因為有徠卡照相機來搞定,我需要的是充滿想象力的藝術家來幫我完成一項偉大的科學幻想工程——把大英博物館收藏的大量的已經滅絕的動物化石‘復活’,想象這些動物生前的模樣,生物學家們會提供很多與這些動物生前習性相關的資訊,我想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畫派,一旦開派,你將是一代宗師呢!你看,你連‘褻瀆基督’的作品都敢畫,畫點有趣的科學幻想主義風格應該沒有問題吧?”
唐甯越想越真,說:“古生物學家們看到動物骨骼的化石可以喜不自禁,但是普通人對這樣的東西無感,我想創造的這個‘科學畫派’就是要引領風潮,把民眾的興趣提高起來,嘿嘿,創作一些巨幅的恐龍油畫,想必相當的有趣。我願意為有意的畫家提供這樣的工作機會,完成得好呢,還有大獎。是大獎哦,不是小獎。我們可以成立一個由科學家和畫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來評審最後完成的畫作。當作品積攢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辦科學畫展了,由藝術來引領科學,嘖嘖,我很喜歡這樣的做法。”
大土豪果然又來砸錢了,鼓吹他的“科學派”。
米萊有點尷尬地回答:“這個,我得好好想一想。”他雖然渴望大土豪的青睞,但也不敢貿然加入“科學畫派”,這個搞不好是要受到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