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地位自然不用多說。為了好好培養餘家嫡系的苗子,余文華少時便被餘老爺送到省外唸書,據說唸完書之後還不肯回來,繼續到上海、香港等地遊學而去了。為了這件事,辛玄革命前後那段動亂的日子,餘老爺和正房夫人沒少擔心。
餘少陽看到這封來自兄長的信文,到是更加驚疑了,話說舊社會的家庭裡嫡系子弟與庶出乎弟的關係是很不好的,怎麼這位大哥還有空給自己寫信了?他沒有多想什麼,反正現在自己從軍了,而且還當上了連長,家裡說白了就是一個地主而已,能把自己怎麼樣?
當即,他拆開了信文將內容讀了一遍。
看來餘少陽這位長兄還真是讀了不少書,整篇文章都是文言行文,偶爾還能冒出幾句英文,讓他讀起來真是費了不少的勁兒。這篇信文是用鋼筆撰寫的。而且既然還有英文出現,那麼不難看出余文華受到西學的影響不淺。
信文大致說了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就是余文華在外遊學已經學有所成,現在返回了家鄉,忽聞父親去世,悲慟無比,決心守孝三年。
只有第二個意思。那就是余文華還希望餘少陽也返回家中,為父親披掛戴孝,並且兄弟闊別許久,願意聚會敘舊。
雖然余文華受到了西學影響很大,但是歸根結底還是前清時期遺留下來的讀書人,一些陳舊的東西還是沾染的多了。
信是從內江發過來的,但是很顯然這叮,時代的郵政系統並不發達,所以信文是派到資中縣,然後再從資中縣這返回來送到了餘少陽手裡。
餘少陽沉思了一下,忽然想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四個月之後,四”爆發的討袁戰爭,重慶與成都地正面開始交鋒。這次戰鬥是熊克武先主動進攻。而重慶要打到成都,必須經過內江。到時候餘少陽的老家十有**會被捲入戰火之中。
想到這裡,餘少陽心中漸漸有了幾分遲疑。究竟要不要去搭救一下自己家中的親戚們呢?雖然昔日他在家裡的待遇並不是很好,但是好歹餘老爺曾經照顧過他,而且就算再有多恨,畢竟血濃於水,親情還是很珍貴的。
他估摸了一下。反正現在銀山鎮這邊沒什麼事,每日練交給下面的軍官來執行就可以了,自己倒是可以抽段時間一趟內江。更何況內江距離銀山鎮也不遠。騎馬也就十多個小時的路途而弘
當即,他就寫了一封回信,表示自己三天之內會返回家中。
第二天一大早,餘少陽先前往了資中縣營部,向劉湘解釋了家中出了一些情況,想要請了幾天假期。劉湘自從從戎以來,幾乎就沒有會過家,但是他考慮到餘少陽的家在內江,不算很遠,於是就批准了請假,甚至還很大度的沒有限制期限。
其實這也算是對餘少陽的一種試探了。
他向劉湘道謝之後,離開了營部,順便將自己的回信寄了出去。
回到銀山鎮。餘少陽叫幕了趙武和黃六子。讓他們兩個人準備一下,明天跟自己一起回去。不管怎麼說,他現在好歹是一個連長了,派場也是要有的。更何況以前家中很看不起自己,這次回去肯定要擺足
。
晚上,他收拾了一下細軟之物,還把自己的毛瑟手槍擦拭的乾乾淨淨,等回到家中肯定要讓那些曾經瞧不起自己的人知道,他餘少陽現在已經今非昔比了。
這天夜裡,餘少陽有些輾轉難眠,明天他就會去往內江,這個自己熟悉又陌生的地方。他現在已經不是原來的餘少陽了,回到這個原本不屬於自己的家中。究竟能不能幫助親朋好友們呢?戰爭馬上就要爆發,又有多少人會陷入痛苦之中?
次日清晨起來之後,趙武和黃六子已經準備好了。他們兩個人在聽說要跟著餘少陽回他的老家探親,心中很是激動。當然這種激動純粹是因為餘少陽對他們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