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的幕後黑手是摸金校尉!是他們用風水堪輿學的知識找到了慈禧的陵墓,並且破壞了大部分的機關,否則憑藉一個丘八軍閥怎麼可能盜得了東陵!最可惜的是,慈禧的肉身毀於一旦,據說剛出土的時候仿若活人!”
李老咬牙切齒,一臉可惜的說道。
“那並不是慈禧真正的陵墓,摸金校尉這次也失手了。他們找到的只是一個義冢!”
王鍾想到在殭屍王朝見到的,全身仿若金石一般堅硬的慈禧,王鐘有些苦笑的說道。
“這怎麼可能?當時不僅發現了慈禧的肉身,還有他的鳳印,還有很多陪葬品,這個是歷史學界公認的,怎麼可能是一座義冢!”
李老有些難以置信的說道。
“因為我見過慈禧,還差點死在他的手裡!”
王鍾一臉苦笑的說道。
“這!”
“太不可思議了!”
如果是以前李老肯定不會相信,甚至會以為王鍾在胡言亂語。但是他在王鍾這裡見識到了太多的不可能。
“如果那座墓地是假的,真的慈禧又在哪裡?”
王鐘的嘴巴張合一下,最後什麼聲音也沒有發出來,他算看出來了。李老是一個考古狂人,只要告訴他,誰知道他會不會聽從警告不去挖掘!
如果被他挖斷斷龍石,將慈禧。還有殭屍放出來,誰知道會不會變成一場災難!
所以他沒有將這個秘密說出來,國家也沒有派人去挖掘。想來也是這個意思!
“師傅,什麼是摸金校尉!”
小黃不知道兩人小聲交流的什麼,笑著問道。
“在三國爭霸初期,曹操的勢力範圍仍然很小。有些時候,打下的城池往往還沒來得及休整,就已經換了新的主人。地盤“朝秦暮楚”已不是什麼新鮮事。誰都不知道自己能在佔領的地盤上盤踞多久。於是,打下的城池經常被洗劫一空。在這種情況下,軍隊很難實現休養生息的目的。
軍閥混戰使曹操的大軍無法長時間休整,也使流離失所的農民看到春種卻等不到秋收。這好比剛剛做好的一鍋飯,轉眼間卻變成了別人的盤中餐。於是,在短時間內籌到軍餉成了諸侯們四處殺伐攻戰的先決條件。
為了解決自己的糧餉問題,曹操把目光放在了盜墓這個古老的行當上。眾所周知,西漢中期,經歷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之後,社會生產力得到充分發揮,經濟的繁榮使得當時厚葬成風。這也就為曹操偷墳掘墓,盜取金銀財寶以充軍餉提供了條件。“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這類專司盜墓的官職在曹操的軍隊裡便應運而生。
按常理來說,這不是一個光彩的行當,但所謂“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胸懷天下的曹孟德,只要軍隊能吃上飯、打勝仗,哪裡還在乎背上罵名。
魯迅曾經說,“曹操設了‘摸金校尉’之類的職員,專門盜墓”。更為確切的記錄是,當時袁紹手下的名士、列為“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在為袁紹攻伐曹操前釋出的檄文中說:“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這篇文字成為古今檄文的名篇。據說正犯頭風病的曹操看後,驚出了一身冷汗,頭立刻就不疼了。
根據陳琳的這篇檄文,曹操盜的應該是位於永城芒碭山的漢梁孝王墓群。
三國時代曹操的兵卒,應該是第一批走進漢梁王墓葬的盜墓者。漢梁王墓葬群的每一座墓都用大量上千公斤重的塞石封死了墓道,所以普通的盜墓賊就算找到墓葬的準確方位,也很難進入墓室。為了取得墓葬裡的寶物,曹操動用了龐大的軍事力量。但即便如此,進入墓室也不是件易事,士兵們要一錘錘地鑿,一點點地清理。陳琳在檄文中具體描繪了曹操親自指揮將士盜掘梁孝王陵墓的情景。文中說:“(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