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被人通知接聖旨,宣旨的人就是姚老頭,沒有任何架子,也不用擺什麼香案,把聖旨往張忠手中一送,說道:
“永誠,這是朝廷來的旨意,看看吧,出去與郭將軍見上一面,你就回來繼續忙當地的事情,如需呼叫常平倉,可到益州府去取,拿了記得寫成奏章送到京城。”
話裡的意思表達的非常清楚,那就是張忠你還是在翼州當你的刺史,後勤的事情你不要管,容易管出岔子,你不是想解決當地百姓生活嗎?沒有東西到益州去領。拿多拿少你自己看著辦,告訴一聲便可以。
聽到姚老頭的話,疑惑的張忠把聖旨開啟,是越看越心驚,來時不是說好翼州不易治理才把自己調到此地的麼?怎麼一轉眼就要打仗?後勤?糧官?一點準備都沒有,哪來的糧食?
張忠的表情被姚老頭等人看在眼中,非常滿意,說明張家的兩位高人沒有告訴張忠,就連小寶與鵑鵑也沒說,保密做的不錯,父子之間多能如此,好啊。
他們哪裡知道,張小寶不告訴家人是不想讓家人擔心,何況就是告訴了也沒有用,還是落在他和王鵑的身上,何必多一份苦惱。
激動了一會兒,張忠把聖旨捲起來,人也冷靜了,點點頭說道:“張忠接旨,這便去見郭將軍。”
說過話,張忠轉身回去換衣服,其實就是找兒子和兒媳婦問,究竟怎麼回事兒?打仗可不是兒戲,萬一出了事情,擔待不起。
張忠的反應讓三個老頭更加確信張家的兩個高人就是張忠的主心骨,不然怎麼能如此冷靜?
張忠找到兒子和兒媳婦的時候,兩個人剛把一份計劃給寫出來。王鵑寫的是押糧的,張小寶寫的是當地治理。
“小寶,這份聖旨你可知道?”張忠心中的氣不小,一進門,看到兩個人就對張小寶沉著臉問道。
“知道,畢爺爺不讓說,而且說了也沒用,想不來難道就能不來?爹,您別操心這個事情,都安排好了,孩兒這有一份經濟建設的計劃書,您看看,孩兒與鵑鵑一段時間內不能陪在家人身邊了,得跟到前面去,爹,您照著做就行,不用怕出事兒。”
張小寶看到聖旨的一刻就知道出發的時候到了,他和王鵑必須要跟過去,不然在沒有通訊條件的情況下,戰場形勢變化莫測,很容易出事情。把手上的計劃書給父親遞了過去。
啪的一聲,張忠生氣地把計劃書給拍到地上,指著張小寶說道:“你,你,你竟然連這麼大的事情都不與我們商量,你,你要氣死我不成?打仗的事情,你當花點錢便可以?與治理地方一樣容易?你讓我……你,哎~!”
張忠說著說著,突然嘆息了一聲,他自己反應過來了,兒子、兒媳婦說與不說結果都是一樣,皇上讓你來這邊做事情,不來行麼?兩家人就算是提前知道了,又能做什麼?最後還是落在兒子、兒媳婦身上。
結果兒子撿起來的計劃書,張忠皺著眉頭問道:“我兒啊,就在翼州待著指揮,不去不行嗎?刀槍無眼啊。”…;
張小寶搖了搖頭“爹,不去怎麼指揮?此次出兵只有一萬五千人,分十五個加強營,劍南道出動五營,其餘十營從山南西道而來,人太少了,必須是突擊,贏了一切好說,輸了若是有一點點後勤上的事情,那責任就得擔下來。
別說是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就算是身為大唐一員,也得去打。望江死難的百姓還等著呢,這是民心和尊嚴的問題,讓人欺負了不還手,下次人家還欺負你。
何況孩兒和鵑鵑只負責後勤,不到前面與人拼殺,也不出境,最遠也是到邊境的地方尋安穩處躲起來,誰會把目標放在兩個孩子身上?”
張小寶說這話的時候非常感謝這個時代,別說是武人,就是文人也尚武成風,生活在這個時代舒服多了,根本就不存在被人欺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