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入塞,蒙古各部也得到了不少的好處,再次堅定了和滿清八旗的聯盟關係。蒙古原來投靠滿清的,都是科爾沁草原的周圍各部。現在,就連大草原西部的蒙古人,包括林丹汗的後代,都準備完全投靠後金了。這將使得滿清的實力,更加強大。
其實,論絕對實力,蒙古八旗的戰鬥力,未必在滿清八旗之下。滿清八旗精銳不過數萬,蒙古八旗精銳,同樣有數萬,兩者加起來,足足超過十萬。更要命的是,韃子可以輕易的透過科爾沁草原,繞過山海關防線,出現在明軍的側後。從戰略上來說,明軍,從這時候開始,已經徹底的處於下風了。
還有最致命的一點。韃子透過第二次入塞,再次確認,內地的明軍,實在是不堪一擊。每次入塞,他們都可以輕易的滿載而歸。因此,他們回去以後,很快又會捲土重來。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兩年後,韃子將第三次入塞。然後是第四次,第五次。韃子的入塞區域,將一次比一次深入,最遠的時候,甚至來到山東。到第六次入塞的時候,他們將控制北京,正式宣佈佔領中原的花花江山。
面對韃子的第二次入塞,還有明軍的反應,張準也不得不微微感慨一下。幾十萬的明軍,被幾萬的敵人,這樣欺負,實在是前所未有。滿洲八旗,蒙古八旗,加上漢軍八旗,皇太極算是將滿清的底子,真正的夯實了。只要不出現大的變故,韃子的實力,依然會不斷的增長。明軍,已經沒有回天之力。看來,要是自己不再努力一點,想要改變歷史的程序,恐怕不太容易啊!
官方的訊息總是姍姍來遲的。
又是三天以後,耗子才弄到了勤王詔書。
詔書曰:
朕未納忠言,致使言路蔽塞,諂諛日聞,佞幸專權,貪官得志。賦稅竭生民之財,戍役困軍伍之力。多作無益,侈靡成風。天譴於上而朕不悟;人怨於下而朕不知。而今追思,悔之何及!今下詔罪己,勵精圖治,更革弊政,使天意回,人心悅。
然此際之亂,禍及社稷黎民,望諸公共討之!朕夙夜憂思,恐天下將危。卿乃國之忠貞,當念太祖創業之艱難,合忠義兩全之烈士,殄滅奸黨,安我社稷!
望四海勤王之師,宣三邊禦敵之略,勿負朕意!直此危急存亡之秋,山河動盪之際,切望全**民努力報國,天下藩王率兵勤王,捍禦邊陲。草澤百姓,懷抱異才,可破格升用。才能卓越者,以將相待之!
凡我大明男兒;無論貴族平民;有志投軍討逆者,皆可去投軍處報名。皇嗣若想領軍上陣,可於御書房遞折。藩王勤王,可自行發兵,行營安先例自建。此勤王之役,若勝,爾等捨身投軍者皆為我大明功臣,封賞晉級,蔭及妻兒。
……
“要是真的就好了。”
張準輕輕的放下詔書,若有所思的自言自語。
不知道是誰起草的這份詔書,弄虛作假的成分太多,以為藉此可以矇騙天下人,結果是再次透支朝廷的信用。事實上,崇禎二年的勤王,已經傷透了地方大員的心了。就算是秦良玉這樣的忠良,都只能默默的慨嘆一聲。這道詔書下來,有沒有效果,還得兩說。
首先,藩王起兵勤王,那是絕對不可能的。皇帝對藩王的提防,基本上和韃子是在同一個檔次的。畢竟,沒有哪個皇帝,願意別的藩王去學當年的燕王。詔書裡面儘管有藩王起兵勤王這樣的語句,背地裡,錦衣衛肯定會將所有的藩王,都看得更加的嚴密的。想要起兵,做夢吧!相信那些藩王也有自知之明,不會去觸這個黴頭。
其次,地方大員肯定要費思量。一個不小心,他們就要重蹈當年山西巡撫耿如杞,山西總兵張鴻功的覆轍。別功臣沒做成,自己反而丟掉了性命,還是丟在自己人的手裡。有冤都沒有地方申訴!說起來,這位耿巡撫還是天啟朝著名的諍臣,因得罪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