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準還沒有提出九年義務教育的觀念。主要是當時的條件還沒有具備。其中,最大的限制條件,就是老師的數量太少了。適齡兒童的數量這麼多,必須有大量的配套老師。
就算不能三十個兒童一個老師,一百個兒童至少需要一個老師吧。
可是,在當時,懂得讀書認字的人,數量的確是太少了,基本上都是一個蘿h一個坑的,根本不可能抽調很多出來。這個問題,的確讓張準很是頭痛。沒有足夠的老師,就算有錢財興建大量的新式學校,都沒有用處啊!
幸好,張準的變通法子,也是不拘一格的。一個蘿蔔一個坑裡面的讀書人調不出來,那就從社會上閒置的讀書人裡面調。只要有一點點文化的人,都在虎賁軍的搜尋範圍之內。
社會上有哪些可以抽調出來的人呢?當然有。
一個,是以前的官家小姐,姨太太二奶奶什麼的,只要是懂得讀書認字的,都可以讓她們出來做事。這些人,多多少少都懂得一些文化,數量還相當的不少,負責幫助教育一下孩子語文課,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第二個,就是從青樓裡面調。只要是懂得讀書認字的,同樣抽調出來。在以前,張準就幹過這樣的事情,現在只不過是形威制度了。
當然了,在做這件事的時候,必須有人大力的宣傳一下,美化一下,什麼拯救可憐女子於水火之中之類的。
另外一個解決教師不足的辦法,那就是找人兼職了。只要是虎賁軍在職的人員,只要是有文化的,都必須在一個學校裡面兼職。每個星期,至少要去上半天的課。至於具體的時間安排,由自己掌控。哪怕是高弘圖、張慎言等政務部高層,日理萬機,也要去兼職教書半天。他們不帶頭,下面自然是搞不起來的。
被張準這樣子鼓搗一番以後,老師的問題,算是堪堪的解決了。但是,到底如何籌劃課程,如何安排學生入學,如何設定學校的分佈,這些具體的問題,張準就不管了。這是賀逢聖這個新任教育部部長的事情,他自然會處理的。
既然要打到掃盲的目的,除了適齡兒童之外,還要考慮到青年人和成年人。暫時來說,張準還無法特別關注這兩個群體。因此,青年人和成年人的教育,主要依靠夜校。適齡兒童的教育,要採取強制的形式。成年人的教育,則以自願為原則。
有關教育的內容,當然也有很大的改變。
原來的私塾,只學四書五經,當然不行。張準要按照後世的小學來設定。語文、數學都要學。孩子長大一點以後,到了初中,還要學習物理、化學之類的。未來的新帝國居民,必須有相當的文化。
“數學……”
“物理……”
“化學……”
賀逢聖感覺壓力很大,語文,那是沒有問題的。這是最輕鬆的一門課。只要是讀書人,只要是文化人,以前研讀的,全部都是四書五經。隨便提取一殷出來,都能背得滾瓜爛熟,倒背如流的。
數學,是很大的問題。當時的私塾,儘管也設定有算術課。不過,這門課程,一般都是走過堂的,真正認真學習的人不多,認真教學的就更加少了。科舉是不考算術的,學來做什麼?至於算賬,只要跟著賬房的老先生,專門學怎麼打算盤就好了。
至於物理、化學,那就是更大的問題了。
不要說別人,就是賀逢聖自己,都還搞不清楚,這兩門功課,到底是學什麼的。說真的,哪怕是賀逢聖的教學經驗再豐富,他依然是心裡沒底的。沒辦法,張準需要的教育,和他認知中的教育,似乎相差太大了。
張準提到的這些東西,很多都是他從來不知道的。什麼九年義務教育,什麼幼兒園,什麼學前班,什麼小學、中學、大學……一個個都是新名詞。必須要仔細的聽張準講解,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