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錢糧,這個道理司馬懿懂,以前他還疑惑為什麼蜀軍一直不缺錢,仗能一直打下去。現在終於知道原因了。既然蜀國沒有破產之虞,那自己就無需枉做小人了。要知道,他如果真的勸諫皇帝成功,執行那項租地政策,自己一定被天下人唾罵,甚至在歷史上留下汙點。
見司馬懿終於肯放棄了那個租地計劃,劉厚又道:“雖然說我們不能像地主那樣租地給百姓,不過也不能太便宜他們。如果人人都能那麼輕易得到田地,那麼誰還願意當兵。當兵不當兵又有什麼區別?朕有幾個想法,大家一起參詳一下,看看到底可行不可行。”
聽了幾位謀士七嘴八舌的談論,劉厚對他們的意見進行歸納總結,再結合他後世的一些經驗,逐漸完善出六條意見:“其一,各地的地方官仍然要對治下百姓登記造冊、編戶齊民,丈量田畝,釐清賦稅,同時將所有無主荒地收歸國有。
其二,以後原本有地的人,仍然按照三十稅一的標準收稅。其三,那些本來沒有地的流民,官府可以安排一些荒田給他們耕種,但是收稅標準變成十稅一,一直到他們耕種夠十年,那塊地才能屬於他。
其四,官府給了地這些流民耕種,這些流民就有義務出來保家衛國。所以讓這些流民每十戶人家,出一個符合條件的壯丁參軍。而出了人參軍的人家,因為失去了一個重要的勞動力,所以,其他九家要幫他們打理田地,直到該名士兵退伍。
如果該士兵犧牲,則他們要一直幫下去,直到他們的父母去世,子女成年。其五,士兵一旦應~召入伍,官府就給他們家送二十畝地,而且免賦稅十年。
其六,傷殘和犧牲計程車兵,就按上面說的加倍撫卹,也即是每個犧牲士兵的家人都會分到一百畝田地,而且這塊地可以免交賦稅五十年,而殘疾計程車兵退伍後,則可以得到五十畝田地,免賦稅三十年。”
劉厚這六策一出,當兵的和不當兵的流民的待遇就拉開了一大截。而且當兵後有傷殘的、犧牲的,將得到天價的賠償與撫卹。這麼優厚的條件,劉厚不信還吸引不了人來當兵。
幾人對小皇帝的這幾策展開了討論,最後才發現,小皇帝這幾個策略都很好,基本上不用怎麼改動,於是紛紛稱讚皇帝聖明。劉厚也很滿意,討論了那麼久,終於解決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於是,劉厚讓大家趕快將注意力回到眼前這場戰爭上來。君臣幾人也夠奇葩的,身處戰場前線,己方還剛吃了大虧,幾人竟然不去商量怎麼去破敵,而是商議國計民生問題,簡直是離題離了十萬八千里。
不過從他們那麼從容的表現也可以從側面看出,蜀國君臣並沒有將這樣的一座城池看在眼裡。以蜀軍今時今日的手段,要破這樣的一座城池,不說易如反掌,但也沒什麼難度。關鍵是要商量一個省力、省時間,少傷亡的最佳方案而已。
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斜面
君臣幾人又商量了一個時辰,中途還順便吃了頓晚飯,終於商量出一個新的進攻方案。第二天開始,蜀軍偃旗息鼓,不再進行攻城。城裡一些無知的魏國士兵高興了起來,以為蜀軍吃了個大虧,膽怯了,不敢再來攻城了。
曹休等一干將領當然不是那種無知的人,他們都知道,現在越是平靜,等待他們的攻勢就越是雷霆萬鈞。他們一點也不敢放鬆,日夜派出人手在城牆上巡邏備戰。
與城內魏軍的緊張氣氛不同,城外蜀軍的氣氛簡直可以說是輕鬆愉快。大部分士兵在休整,畢竟經過一段時間的行軍,人還是需要休息一下的,不過也有些人沒得休息。沒得休息忙碌著的人主要是工匠,士兵則輪流被派出去協助他們伐樹、搬運木料。
這一次,他們要做的是三個龐然大物——三個超級大的斜面。這個大斜面傾斜度約三十度,最高處剛好有城牆那麼高,斜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