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歲的孫二丫、八歲的孫四丫和只有五歲的孫六丫聽著院子裡面的動靜,連忙從裡屋裡走了出來。
只見她們手裡有拿著竹條的、有拿著藤條的,一看就是在編織籃子、竹筐和草帽等編制品,而這樣的活計也是整個孫家的一項主要收入來源。
可是,最近一段時日,不知因為什麼原因,這些物件賣的並不是很好,也是因此,孫五丫這才有時間出門行討。
“五丫姐,好香啊!”五歲的孫六丫看著兩個白胖饅頭,像是餓了幾天的小狼崽子,眼睛直溜溜地盯著食物不放。
也不怪她這麼垂涎,要知道,自她懂事起就沒有吃過這麼香的東西,聞倒是聞過好幾次,所以她最喜歡和五丫姐出去行討了,她覺得自己能在包子鋪子和麵館旁吸一整天香氣,當然了,這也要老闆不攆她們走開才可以。
孫五丫看著孫六丫這饞貓兒樣,連忙揪了一小塊饅頭皮塞進了六丫的嘴巴里,看著妹妹眯起眼睛享受的模樣,她忍不住吞嚥了幾下口水,她也好想吃啊!
就在這時,孫家的破門被從外開啟,孫五丫和孫六丫條件反射,像是兩隻護食的小動物,連忙把兩個饅頭遮擋住,並一臉兇狠地瞪向大門處。
來人不是別人,正是外出賣編織品的孫大狗和孫二狗,此時兩人的臉上可以稱得上是頹廢至極了。
原因無他,今日的草帽和竹筐並沒有賣出去幾件,不僅如此,兩人的臉上還都帶著傷。
這一看就是和其他人爭搶好地盤沒有搶得過,反而被揍了一頓。
孫家一眾人,見到這般情景,也都是見怪不怪了。
就在這低迷之際,孫五丫宣佈了一個好訊息,她把諸葛雲疏給她說得話,一字不落地全都說給了孫家一眾人聽。
說完後,還不忘重複一句:“阿婆,五丫覺得這位小小姐看著年齡和四丫姐差不多大,很是和善,最主要的她還是個讀書人,五丫覺得她不像騙人的壞傢伙。”
其實心裡想得是:壞人怎麼會願意給她這麼多饅頭。
小孩子,心思澄澈,在她們眼裡擺在明面上的吃食可比銅板要來的實在多了。
可是,她不知道的是,她這一句話給家中其他人帶來怎樣的衝擊。
除孫六丫外,其餘人皆是震驚地瞪大雙眼,這種喜悅是絕無僅有的,這位小姐不是可憐他們給予他們幾個銅板或幾個饅頭,而是給了他們一份餬口的活計,最後還是孫阿婆先回過神來,她盯著五丫認真道:
“那位小姐身旁可有長輩?他們可知道我們是賤民的身份?”
在竟陵府,並不是所有穿著破爛和麵黃肌瘦的小孩都是賤民,就如城南那一小片,一些過得不好的窮人,也都會上街乞討,而這些人因著身份優勢,往往佔據著竟陵府最好的位置。
“小小姐說,不論住在哪裡,只要人機靈、肯吃苦,她都要。”
孫五丫這一句話,可謂是給了孫家眾人一道強心劑。
孫二狗見此,連忙從家中跑了出去。
不到半個時辰,就見他帶著兩個氣喘吁吁的孫四狗、孫五狗跑了進來。
孫阿婆看著一家人到齊了,組織了下語言,這才開口:
“你們中,最符合那位小姐要求的只有四狗、五狗、四丫和五丫四人,大狗、二狗和二丫,年紀相對來說偏大了一些,也不知那位小姐收不收......既然人家看我們可憐,想給我們一個掙錢餬口的機會,那我們就要牢牢抓住,並把這件事情做到挑不出毛病兒來......這才是對那小姐最好的回報。”
說到這裡,孫阿婆又仔細想了想,然後對著孫大狗道:
“你去你李嬸子、張嬸子和劉嬸子家裡一趟,就說我找她們有些事情要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