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包括這個時代京城的面貌。
林子軒不想去評價什麼,只要記錄下來這一天京城的狀態,就足夠了。
一天下來,林曉玲覺得意猶未盡,面對這種突發的採訪,透過鏡頭能更加真切的看到人們的反應,虛偽或者真誠,都在鏡頭裡顯露無遺。
她覺得自己親自實踐要比看書收穫更大,能想明白很多問題。
鏡頭就是導演的眼睛,導演透過鏡頭來表達自己的意圖,她今天用鏡頭揭開人們臉上的面具,展現真實的一面,這種感覺很過癮。
“老哥,這拍的夠麼?”林曉玲擔心道。
“你拍了一天的時間,只要從裡面剪出60分鐘,就算是不剪輯,直接交上去也行,要真拍的太好了,主考官就該懷疑是不是你拍的了。”林子軒回答道。
“還是剪一下吧,情節緊湊點,中間有好多四處亂跑的畫面,還有被人罵的地方,我看起來好傻。”林曉玲不滿道。
“那你找馮哥吧,讓他幫你剪一下。”林子軒安排道。
在華國,藝考一般放在五月底,高考是在七月初,時間上完全來得及。
拍完這部紀錄片,林曉玲在劇組的實習生活就要結束了,接下來的四個月她要進入補習班,全力備戰高考。
不要專業課考試過了,高考成績卻沒考過,那就鬱悶了。
馮曉剛現在是林子軒的助手,或者說是中心的藝術總監,平時負責各個劇組的監管工作,下半年會拍攝一部戲,目前正在攢劇本。
經過《京城人在紐約》的拍攝後,他對電視劇提不起太大的興趣,覺得沒挑戰了。
正如他當初在紐約說的那樣,過了這道坎,他有信心多了。
馮曉剛幫林曉玲剪片子,這有點大材小用了。
其實,隨便找個剪輯師都行,不過林子軒信任馮曉剛,他想看看馮氏風格的紀錄片,同時也讓林曉玲跟著學著點。
每個導演都有自己的風格,同樣的拍攝素材,導演透過剪輯能表達出不同的意味來。
馮曉剛剪輯出來的這部《京城的風很大》諷刺意味很濃,他把鏡頭對準了人物,凸顯了這些人回答問題一瞬間的表情,有一種黑色幽默的感覺。
如果是林子軒來剪輯的話,會更為看重人生百態和此時此刻京城的生活,更具有溫情。
林曉玲喜歡錶現真實,追尋每個人背後的故事。
這同樣代表著他們各自的性格。(未完待續。)
第一百六十一章 出路在何方
三月底,林子軒前往花城。
他是和京城電影製片廠的人一起走,同行的還有葛尤和徐繁,馮曉剛沒有去。
自從知道張億謀的電影會參加這一屆的金牛獎,電影圈裡不少人對獲大獎都不抱什麼希望了,這是明擺著的事兒,這一屆張億謀肯定是大贏家。
否則金牛獎組委會把張億謀的電影加進來,又不給人家獎項,那就太不地道了。
既然想借助張億謀的名氣提升自身的影響力,就要給人家甜頭。
金牛獎是專業獎,不參考觀眾意見,是一幫電影專家評選出來的獎項。
很難說公平不公平,事實上,任何電影獎項都沒有絕對的公平,只能說是相對的公平。
看過這一屆金牛獎的提名名單,各種獎項的歸屬不用評委,圈內人基本上都能猜個**不離十,太陽底下就沒有新鮮事。
林子軒和馮曉剛因為《大撒把》獲得了最佳編劇的提名,然而同樣獲得最佳編劇提名的還有一部人物傳記類電影,滿滿的主旋律。
評委對人物傳記類電影的偏愛眾所周知,林子軒和馮曉剛又是電影圈的新人,結果可想而知,這就是馮曉剛不想去花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