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以前在紐約生活了小半年,林子軒還是吃不慣西餐,看著面前像是漿煳一樣的濃湯就覺得難以下嚥。
“九二年在紐約的時候我們是自己做飯,紐約中餐館的味道不對,西餐更別提了,主要還是為了省錢,那時候劇組太窮,租車子都是挑最便宜的。”藉著食物的話題,林子軒說起了往事。
有了這幾天的相處,他和陳咯熟絡不少,可以聊一些深入的話題了。
“倫敦中餐館的飯菜也不好吃,剛來那會不習慣,現在好多了。”陳咯回應道。
“在國外生活不容易啊。”林子軒感慨道,“語言和生活習慣都是問題,還有種族歧視,我們拍電視劇那會遇到不少困難,人家一看你是亞裔,就不給你好好辦事,拖上幾天,有的還會藉機勒索。”
由於兩家走的近,陳咯對林子軒還算了解,知道林子軒和馮曉剛等人的過往。
《京城人在紐約》那部電視劇播出的時候,她才七八歲,印象不深,不過她知道那是國內第一部全程在美國拍攝的劇集。
當年轟動一時,馮曉剛正是憑著這部電視劇嶄露頭角。
如今,這些人已經成為國內演藝圈的領軍人物,馮曉剛帶動了國內商業電影的發展,姜聞的文藝片風格獨特,葛尤成了國際電影節的影帝。
這背後都有林子軒的影子。
聽著林子軒說起當年的辛苦往事,想想現在的風光,陳咯有些小感慨。
林子軒和陳導明平輩交往,是她的長輩。
陳咯剛開始帶著敬畏,熟悉之後覺得林子軒平易近人,沒有長輩的架子。
尤其是這幾天和書迷的互動,林子軒始終保持著溫和的態度,一點都不像是在國內演藝圈叱吒風雲的人物。
那是因為她沒有看到林子軒工作時候的樣子。
作為作家,面對書迷自然不能嚴肅,那會嚇壞小孩子,作為老闆,面對下屬就是另一種狀況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面孔。
正如林子軒面對陳咯,把她當成晚輩看待,就不會讓她看到自己嚴厲的一面。
陳咯同樣喜歡《小雪的大冒險》這個故事。
《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她還看不懂,沒什麼興趣,不過她父親很是推崇。
再說,國內作家的小說在國外暢銷的不多,能和林子軒一起和書迷見面,她很高興。
有了這些因素,陳咯在林子軒面前放開不少,不那麼拘束,談起了自己在學校的生活。
兩人吃著飯,隨意的聊著。
他們住的酒店在倫敦的市中心,從餐廳的窗戶朝外望去,能看到外邊街道上的景象。
成群的年輕人在街道上嬉鬧慶祝,氣氛熱烈。
陳咯看著那些青年男女,如果是以往,她會參與進去,感受聖誕節歡快的氛圍,現在卻坐在高檔酒店的餐廳裡,品嚐著昂貴的西餐。
對她來說,這是一個相對安靜的聖誕節。
小姑娘突然有一種長大成人的感覺,這是大人的世界,大人的生活。
她覺得這樣也挺不錯。(未完待續。。)
第五百五十四章 報道
聖誕節過後,《泰晤士報》刊登出了對林子軒的採訪。
這是一家綜合性的報紙,有四十個版面,內容涵蓋新聞、評論、文化藝術、商業金融、電視娛樂等各個方面。
對林子軒的採訪不是那種具有時效性的新聞,不會說今天採訪明天就能見報,要隔上幾天才有機會刊載。
如果這段時間文藝版面的稿件過多,或許要等上一兩個星期。
採訪的稿子佔了半個版面,在整份報紙中並不顯眼。
這時候是西方的聖誕節,又要迎接新世紀的到來,每天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