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必定想要選擇一條阻力最小,傷亡最少的撤退之路。經過反覆思考,最終司馬懿定下來的是一條十分陰狠的計策,那就是讓剩餘的近兩萬羌人充當炮灰,掩護益州軍從武都方向撤回益州。
司馬懿命令副將吳班率領一萬羌人迎面向西,衝擊王雙阻道的五千重灌師防線,做出益州軍準備向西突圍的架勢;又命令副將蔣斌率領剩餘的八千多羌人向南而行,沿著西漢水向下而行前去攻佔武都道。
這兩路部隊不過是些炮灰,主要目的是為益州軍的主力爭取時間,同時擾亂先鋒軍的視線,讓他們看不出來司馬懿到底是準備從哪一條線路撤退。然而令人可悲的是,吳班和蔣斌二人卻並不知曉其中的厲害,他們還真得以為這次有機會擔任先鋒將領,便可以立下赫赫戰功呢。
司馬懿將張衛從上郭帶回來的殘兵、嚴顏帶過來的一萬七千多益州兵,還有自己從翼縣帶出來的一萬士兵合在一處,湊齊了三萬人,統一歸於自己指揮。臨時任命嚴顏為左將軍,任命張衛為右將軍,任命劉璝和楊昂二人為左右先鋒,任命陳式和楊任為左右護軍,總算是把場子給撐了起來。
等到吳班和蔣斌二人率軍離開之後,司馬懿立即指揮兩萬益州軍來到氐道東南方的西漢水上游,開始在這裡圍堰築堤,似乎是想在西漢水的上游人工修築一道大壩,將河水聚集起來。
第214卷 第1709節:大器還是趙國昌 (18)
數日之後,吳班率領的一萬羌人在梁曲谷中遭遇了王雙的無情阻擊,悍不畏死的羌人一撥又一撥地衝了上來,但都被重灌師的官兵們無情地斬殺於谷中,王雙那柄久未飲血的大刀終於露出了它猙獰的面目,只殺得日月無光、天昏地暗。
吳班就算再想陣前立功,他也掂得出來輕重,一看重灌師如此厲害,便知道不是王雙對手,於是急忙帶著殘存下來的五千羌人扭頭向東逃離了梁曲谷,只留下一地屍首,在夜晚之中餵飽了谷中的狼群。
另一路向南突圍的羌人部隊,在蔣斌的率領下經過數日穿行,終於抵達武都道。只可惜沮授早有預料,提前命令劉石率領輕二師的五千步兵進駐了武都道,所以註定了蔣斌的這次偷襲變成了一場輕二師官兵展示射技的舞臺。身上沒有藤甲只是穿著獸皮的羌人,如何能夠抵擋得住晉國威力超強的大弓齊射?所以被輕二師一陣遠射之後,蔣斌就十分識相地掉頭撤退了。
吳班和蔣斌二人都在帳前立了軍令狀,如今無功而返,一旦回到氐道,肯定是要被殺頭的。這倆人雖然沒有走到一起,但好歹也算是見多識廣,竟然同時選擇了進山逃命!武都西北部這一帶,要出產沒出產,要名勝沒名勝,但就是茂密的山林很多,帶著幾千人往山區裡面一躲,一時半會地司馬懿還真拿他沒轍。
原本司馬懿也沒有寄希望於吳班和蔣斌二人,只是這兩個傢伙跟司馬懿來了個捉迷藏,還是出乎了司馬懿的預料。等到西漢水上游的攔河大堤修築完畢之後,仍然不見吳班和蔣斌的訊息,司馬懿只當這二人已經被先鋒軍消滅,於是帶著兩萬五千益州軍再次順流而下,直撲武都道而來。
在臨走之時,司馬懿命令左右護軍將軍陳式和楊任二人,在大軍走後的第二天,用當初跟隨司馬懿前往氐道的一萬軍隊隨身攜帶火藥之中的一部分,將剛剛築好不久的大堤炸燬。司馬懿則帶著身穿藤甲不怕水淹的益州軍士兵順流而下,向著武都道直撲而來。
抵達武都道之後,司馬懿命令一部分士兵冒死衝到城下,將最後剩餘的一些火藥塞進了城門洞,然後迅速點燃。這次益州軍的火藥終於爆發了威力,將武都城門炸開了一道大缺口。
看到武都道的城門被毀之後,司馬懿也不命令部隊進駐,而是率軍向著旁邊地勢高處而去。沒過多久,猛烈的洪水沿著河道而下,迅速衝進了武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