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業十一年,公元前194年,九月二十五。
趙國邯鄲,皇宮大殿。
趙歇在這裡舉行朝會。
昨天,陳餘帶領部下回到城中。
趙歇派人去詢問,為何不在河東、太原二郡鎮守?
陳餘回覆說,他身體不適,數日後自當入宮跟陛下稟明情況。
對於這個答覆,趙歇沒有起疑心。
張耳出列道:“雙方在長平對峙,我軍和齊軍各十萬,趙國尚能滿足趙軍長期糧草所需。”
李左車道:“有二十萬軍鎮守長平,無論暴秦有多少軍隊,都過不了長平,我們可高枕無憂。我們雖然未必能滅暴秦,暴秦也休想滅六國。”
張瞻師道:“就算我們能守住長平,秦軍同樣能堅守長平,只會無休止耗下去。”
申陽道:“如若大將軍能從背後攻秦軍,我們或許有獲勝機會。”
雍齒道:“若要出擊攻秦,臣願領兵殺敵。”
李左車道:“只要大將軍能鎮守好河東郡就不錯了,不指望還能從背後打敗秦軍。”
趙歇道:“反正趙國很安全,趙國江山永固,百姓們安安穩穩過日子。”
他們所不知道的是,他們的末日就要到了,背叛秦國後還妄想安安穩穩過日子,那絕不可能。
————————
井陘東邊營寨,這裡依然是趙軍旗幟,營寨裡面卻是五萬秦軍。
這天,陳餘派來人來到營寨,向王元稟報情況。
陳餘已經進入邯鄲,只等秦軍兵臨城下,便依計行事。
第二天,王威率領一萬騎兵南下,士兵們仍然是趙軍裝束,只是腰間原本插著銅劍,現在改成了鋼刀。
只要不是近距離相見,根本看不清這變化。
王元率三萬五千步卒南下,留下五千步卒留守營寨。
從井陘到邯鄲,一路上都是平地,沒有什麼關隘可阻隔,要是遇上城池,騎兵輕鬆繞過去。
邯鄲城北邊,駐紮著九千步卒,這是陳餘的親兵。
陳餘有三萬親兵,但必須留下兩萬,確保對河東郡、太原郡的掌控,再者,要是三萬親兵皆帶回邯鄲,難免會引起懷疑。
邯鄲城池的城防軍隊有兩萬五千人,武將為司馬卬,由趙歇直接掌控。
陳餘回來邯鄲,最多可帶一千親兵入城。
王威率軍一路南下,沿途儘量不與其他趙兵接觸,不進入城池,晚上在野外紮營。
井陘和邯鄲相距四百餘里,要是沒有意外,騎兵兩天可以到達。
當天下午,駐守某地的趙軍都尉,詢問這支騎兵,有陳餘留下給王威道路的親兵出面應付,說是奉大將軍之命趕到西南邊,進入長平支援。
因為發現這支騎兵腰間插著的似乎不是劍,而是刀,都尉詢問是怎麼回事,親兵說,這是給騎兵最新裝備了鐵刀。
這都尉還是覺得有異,雖然不敢阻擋,還是派出快馬趕往邯鄲向皇帝稟報。
第二天上午,快馬抵達邯鄲外圍,根本沒有機會進城,被事先埋伏的陳餘親兵解決。
當天下午,王威率軍趕到邯鄲北邊,他按照計劃,在北門不遠處停下歇息,一旦北門城門開啟,便火速衝入城內。
騎兵抵達邯鄲,是即將行動的訊號,城外那九千陳餘親兵亦做好準備。
王威望著那宏偉的邯鄲城牆,心情有著小小的激動,一旦率軍衝入邯鄲,自己便是秦國大英雄、滅趙大功臣。
怎麼突然間會有騎兵出現?城牆上的趙兵發覺似乎不正常,都尉派人向入宮向皇帝報告。
此時,趙歇正在跟家人用晚膳,聽聞守城軍官派人稟報訊息。
“陛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