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73頁

七月底市委組織新區籌備研討會時,草案拿出來進行過討論,之後又經過一輪的調整、修改,才正式透過常市委會議決議,與市委市政府下放的《指導意見》成為梅溪新區此時發展建設的兩項指導性政策檔案。

梅溪新區會將原先的梅溪港工業園,分拆成輕工紡織園、鋼鐵產業園、梅溪港工業園三部分,並將梅溪河以西、鵬悅國際大酒店以南到沿江公路之間的竹社鄉東片區域,規劃建設科技產業園。

竹社鄉將會像鶴塘鎮那邊撤除,作為工業區西拓的儲備用地。除了四個產業園區之外,新區下還設立梅溪、黃橋兩個鄉鎮行政級別的街道。

由於梅溪新區還沒有得到省政府的正式批准,由蘇愷聞兼任黨工委書記及管委會主任的兩委班子,主要還是起協調作用,重大事項的決策權還在區委區政府。

八月底,區委區政府就在市《指導意見》的基礎之上,擬出新區建設工作細則,進一步細化梅溪新區前期的籌備及框架性建設工作——所有的動作,效率之高、速度之快,乃東華近年所罕見。

「四個分園區,明明有三個都是從梅溪港工業園分拆出來的,但叫他們這一分拆,就好像四個園區裡的功勞,我們只能佔一個,其他三個都是蘇愷聞到任後新搞出來似的。」

沈淮在區政府大樓,還是保留在之前的辦公室,只是門頭的銘牌從之前的「副區長辦公室」,改為「常委辦公室」。沈淮擔任區常委後,倒可以配備專職秘書,就把邵徵也從梅溪鎮調到區委辦來。

在參加區委區政府召開的新區建設會議,袁宏軍、黃新良沒有立即回梅溪鎮,而是跟何清社、李鋒都湊到沈淮的辦公室裡來歇氣。

所謂草莽出英雄,袁宏軍等人從基層摸爬滾打十數年,爬到鄉鎮位子上,對人心的認識,對世事的複雜性理解,其實要比蘇愷聞這樣高高在上,從小給人捧著、哄著的官二代,要深刻得多。

譚系官員在梅溪新區上玩的花招,袁宏軍他們自然不難看明白。

「之前梅溪港工業園,只需要一個鎮領導分管;這一下子分拆出四個分園區,那就多出三個分管領導。」袁宏軍憤憤不平地說道,「他要有本事另起爐灶就算了,蘇愷聞到梅溪之後,看似沒有動以前的老人,但他這麼拼命豎旗分灶,又從黃橋、竹社以及區委區政府抽調基層幹部補到梅溪,實際還是要想把我們這些老人給分散掉。」

沈淮笑了笑,說道:「看他們能不能折騰出什麼名目了,梅溪新區最終能不能出成績,還是要看硬資料的,我們要給人家一些耐心。」

沈淮對蘇愷聞這些動作都沒有覺得意外,要是不能容忍蘇愷聞對梅溪鎮動一點點手腳,他也不會這麼幹淨利落的把梅溪鎮交出去。

在國內不存在什麼割地為王一說,官員的輪調也漸成慣例。就算他在梅溪鎮繼續幹下去,五年屆滿,也會調任他職,沒有可能說就由著他把梅溪鎮經營獨立王國。

他的根基在於,是梅溪這些老人不假,但主要的是大家都能處於上升勢態之中,而是形成封閉的、排他性的小團夥。

即使不是蘇愷聞,其他調到梅溪主政的官員,也會搞拉人馬立山頭、分化瓦解地方勢力的動作,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蘇愷聞的這些動作,說到底也是師承他老子跟譚啟平的教導而已。

蘇愷聞要是能在他老子跟譚啟平給他畫的框框裡做出新的格局,沈淮還真就佩服他有能耐呢。

只要蘇愷聞的這些小動作沒有嚴重損害到梅溪鎮發展的大局,沈淮也無意去阻礙他什麼。再一個,梅溪新區現在是市、區一起抓,上上下下都盯著,沈淮也不想給譚啟平抓到把柄,跑到宋家告狀去。

「蘇愷聞昨天找我商量,想要把兩類土地轉讓的收入,從工業投資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