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殿下去禮部商議議和之事。”
馮開出極好的條件,卻緊咬著明軍水師必須先行撤出長江不鬆口,而王彥也一直不與配合,弄的主持和議的龐天壽極為惱火,但又沒有辦法,只能不停的請王彥。
王彥覺得龐天壽已經被馮開出的條件,弄得鬼迷心竅,不過這馮與滿清也實在無恥。
這和議之事,中國歷史上也不少見,但從未這麼不擇手段來騙人的,一旦達成,想要毀約,對於整個國家的形象都是巨大的損失,所以總要找到一個合適的藉口才行,不然整個國家就沒了誠信,無法取信於周邊。
不過滿清顯然並不在乎,也虧得此時東方就明清兩強,他不講便不講了,但這種基因種下,也是另段歷史中,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誘因之一。
王彥聽了太監的話,便揮手道:“孤今日還有大事要與部署商議,公公且轉告龐內相,讓禮部先行商議,孤改日再過去。”
小太監聽了心裡大急,還商議什麼,全都妥當了,就您這兒過不去啊。
王彥不去,小太監自然不敢生拉硬拽,但這麼回去,老祖宗那兒卻不好交代,於是他急道:“殿下不去禮部,可否告知水師何時撤兵?”
王彥聽了,不禁眼神一眯,小太監立刻心中一凜,知道他的身份,並沒有資格來問衡陽王,頓時就把頭低了下去。
就在他低頭之時,餘太初卻匆匆來到堂外,然後急步進來,走道王彥耳邊一陣耳語,王彥臉色便慢慢沉了下來。
餘太初說完,就站到一旁,王彥沉默一陣,臉上可見陣陣怒意,半響後對那小太監道:“你且先退下,待孤與幕屬商議後,近期會給龐內相一個答覆。”
能有這麼個保證,小太監散是能有個交代了,他連忙行禮告退。
待小太監離去,陳邦彥見王彥態度轉變,面待怒色,不禁問道:“殿下,不知發生了何事?”
王彥沉吟半響,說道:“洪承疇已經打通漕運了。”
眾人聽了心頭一驚,三家水師合力斷長江,滿清在江南的水師根本不是敵手,洪承疇怎麼可能突破封鎖呢?
王彥見眾人驚疑,便讓餘太初將情報,說了出來:“鄭國姓接到密旨,從長江退回福建,封鎖長江的水師力量減弱,而荷夷與滿清勾結,洪承疇購得重炮百門,能射六里,覆蓋江面,水師遭受火炮威脅,魯監國退回舟山,滿將軍也借風衝破岸炮封鎖,西返湖廣,滿清漕運已經貫通。”
從理論上講,王彥是兵部長官,明軍的調動都要經過他,這也是龐天壽要與他交涉,而不能直接下令讓水師撤退的原因,但皇權社會卻有一個高於官府的存在,鄭成功並不是王彥下屬,並不像滿大壯歸他節制,接到密旨,在兵部命令和皇命間選擇皇命,也算合乎明朝的規制。
王彥這幾句,資訊有點大,但諸人很快抓住了重點,洪承疇能夠打通漕運,鄭成功先撤到不是主要原因,關鍵還是從荷夷處購得了百門射程極遠的重炮。
水師戰船畢竟是木頭,中彈要沉,要傾覆,在對抗岸炮時,並不佔據優勢。
原本水師便是利用滿清江防糜爛,各個炮臺火炮不足射程有限,才能沿江掃蕩滿清炮臺,但洪承疇一下準備百門重炮集中使用,那情況就不一樣了。
陳邦彥聽後,不禁勃然大怒:“殿下,區區荷夷,居然敢插手中國事務,此事絕不能忍。”
王彥心中也很惱火,沉聲說道:“大國之怒,伏屍百萬。這荷夷屢次挑釁,孤以其不過疥癢之患,一再隱忍,如今此夷得寸進尺,以為本朝軟弱可欺,盡然與滿清勾結,此事確實不能容忍,必須讓此夷知曉中國之怒。”
(喜歡本書的書友,請qq閱讀支援正版)
第674章號令南洋
滿清入關後,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