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傅斯年對進入史語所的這批新秀“監督甚嚴”,基本上也非憑空虛構之論。蓋若傅斯年對史語所的新進青年,立下的第一條“規矩”,就是“三年內不許發表文章”。甲骨學大師董作賓就比喻說,這乃是傅斯年對青年學者的“下馬威”。董作賓也指陳說,平素相處,傅斯年對這群小青年確實“管理又是很嚴的”。例如,有一次,一位助理員某君在院中散步較久。次日,傅請別位同仁一起到外面曬曬太陽,偏偏就是不讓某君出門,還向他說:“你昨天已經曬夠了。”因此,董作賓說,史語所的這幫青年學人,對傅斯年固然“愛之敬之而且畏之”,但是,只要受過傅斯年的“訓”的人,“敬”同“畏”卻又壓住了他們的“愛”。
史語所避徙四川李莊的時候,扮演多重角色的傅斯年,往來於重慶、李莊之間,一旦回到李莊,這幫青年學人的行止動作,便大有不同,特別對他,好似“敬而遠之”。傅斯年不在李莊時,由董作賓代理主持所務。這群青年和這兩位“領導”相處,態度舉止大大不同,讓傅斯年“大惑不解”,他就問過董作賓箇中原由究竟何在:
他們立在院內或大門口,一群人有說有笑,你去了,加入擺一套龍門陣,我去了,他們便一個一個,悄悄溜了,這是為什麼?
董的回答是:
這正是我無威可畏,不如老兄之處。
傅斯年聽罷,只得“長吁了一口氣”。也難怪同樣在李莊的研究院社會所所長陶孟和,會對董作賓說:
第四章 “胖貓”與“小耗子”(2)
胖貓回來了,山上淘氣的小耗子,這幾天斂跡了。(董作賓:《歷史語言研究所在學術上的貢獻:為紀念創辦人終身所長傅斯年先生而作》,第3—4頁)
陶孟和將身材肥胖堪稱“重量級學者”的傅斯年比喻為“胖貓”,相當傳神;他把史語所這群青年學人視為避“胖貓”唯恐不及的“小耗子”,則更若眾口鑠金之論,在學界傳頌不已。像是臺大歷史系畢業的中韓關係史專家張存武就回憶曰,系裡的資深教授以研究中西交通史而揚名的方豪,總是“笑嘻嘻地說”,出身史語所的秦漢史大師勞幹看到傅斯年,“就像老鼠見了貓一樣”。(張存武:《浮光掠影憶校長》,第18頁)
這樣看來,傅斯年對史語所的新秀,確實“監督甚嚴”,他的作風,往往也讓這批青年俊彥心生懼畏,“就像老鼠見了貓一樣”。可是,傅斯年對青年學人的“監督”,會嚴厲到連他們的讀書範圍都要插手一管的程度嗎?
反觀歷史本來場景,錢穆所說的這位既是“北大歷史系畢業”而且“專治明史”,又被“拔尖”進入史語所的“某生”,應該就是王崇武。王崇武在1932年進入北大,與日後史壇名家鄧廣銘、張政烺、傅樂煥以及王毓銓等人是同班同學,他與鄧、張及傅三位,更被稱為北大的“四大傲人”(見張德信:《王崇武的明史研究》,第6頁),正可揣想其青春風采。王、鄧、張、傅四位會被冠以這樣的“雅號”,其來有自,蓋風華正茂的他們,還沒戴上學士方帽之前,都已經各在學術上交出可觀的成績單。
以王崇武來說,就讀北大期間,他就已經在顧頡剛創辦的《禹貢》等刊物上發表了不少明代史事的專業論文。像王崇武對於明代屯田制度的研究,成果豐碩,近四十年之後,臺灣的明史專家徐泓教授檢討評述這一課題的研究,就特別介紹了他的多篇論著(見徐泓:《六十年來明史之研究》,第396—397頁)。可以想見,還只是大學生的王崇武,苦心完成的研究成果,確實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不過,王崇武在1936年畢業之後,卻先擔任了北大的文科研究所助理員,至翌年方始加入史語所的隊伍。
王崇武進入史語所之後未幾,就遇上了“盧溝橋事變”,從此隨之轉徙漂泊西南天地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