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長鄭介民、書記長梁千喬、參訓班教官餘樂醒、政治指導員文強等高階特務開會。
戴笠敘述了這兩天裡南京到處一片亂糟糟的情況,淚流滿面地說:“如此情況,領袖又如何能救呢?我想親自到西安去,最好能找到飛簷走壁的同去,混入西安去救領袖。請樂醒兄想出辦法來。”鄭介民、梁千喬則在分析打與不打的利弊和策略。
戴笠說:“打嗎?不打都難得救活命出來,打不是催命符嗎?夫人顧慮重重,認為主張打是另有文章。”戴笠接著道:“自古以來,政治如果沒武力作後盾,誰又會與你談,沒有武力便是空談。我看兩手都要。不過打不能真打,只能作手段,談是目的。只要兵臨城下,張、楊不能不有所顧慮。如果說共產黨從中挑撥,我看他們目前窮途末路,作用不大。”戴笠說罷,大家默然。
12月21日,宋子文第一次赴西安後回到南京,與宋美齡商定,22日宋子文再次偕宋美齡飛赴西安,與張、楊談判。戴笠聽到訊息後,決定冒死赴西安一行,又感到此行風險太大,無異於自動上門送死。
正在猶豫不決時,忽然想起把兄弟胡宗南,心想:宗南久駐西北對張、楊所部情況比較熟悉,對天下大勢常有驚人之語。何不請他決斷?於是戴笠當即去一電,請其決疑。
胡宗南很快回電:根據從各方面掌握的情報分析判斷:西安事變能否和平解決完全決定於校長本人,而非張、楊。張、楊發動兵變之目的,無非是逼其抗日,洗雪亡國亡家之恥。蔣亡,國必亂,張、楊初衷則不能實現,反成千古罪人。以張、楊的聰明,斷不會出此下策。綜上所述校長絕無生命危險。校長不亡,豈有學生先亡之理?雨農兄去西安,不但沒有生命危險,相反卻有勤王保駕之功,此乃千古難逢的建功機會,得之終身受用,失之卻難逃殺身之禍。
胡宗南的覆電,使戴笠矛塞頓開,去意遂堅。於是,正式向宋美齡提出同機赴西安營救校長,決心與校長同生死,共存亡。
宋美齡見戴笠對蔣介石如此忠心,非常感動,但嘴裡卻道:“你不能跟我們同去,西安都知道戴雨農是個特務頭子,去了反而壞事。”
戴笠見夫人不同意,求助地望了一眼宋子文。
宋子文乾咳一聲,對宋美齡道:“還是讓雨農一起去罷。雨農和漢卿的關係很好,而且漢卿周圍有不少他的手下。去了以後,還要發動他們說服漢卿。”
宋美齡這才對戴笠說:“和我們同去可以,但到了西安千萬不要亂來,免得影響大局。”
戴笠喜道:“雨農記住了。”
原來,戴笠早料到宋美齡可能不同意,便事先和宋子文說好了,到時請替自己說話。沒想果如所料。
12月21日晚,戴笠在南京曹都巷特務處大禮堂,召集科、股長以上骨幹特務講話。戴笠涕淚交流地說:“校長一身系天下安危,今竟被張、楊叛逆所扣押,生命垂危,前途堪慮。我們失職,致校長蒙難,真是罪該萬死。現在唯有儘量努力,進行挽救。我現在決心隨蔣夫人、宋部長飛赴西安,去營救校長。此行兇多吉少,我到西安後願和校長共生死。同時你們在家,也要把日常工作做好。”當即,戴笠交代,他走後特務處所屬內勤機關和各省站組織要繼續加強偵查戒備,並與當地軍警憲機關配合,防止壞人造謠,擾亂治安;指示所屬密電研究譯室對桂系、閻錫山、龍雲、劉湘、韓復榘等各派系加強監督偵查,以秘密掌握他們對西安事變的態度和行動。戴笠還反覆交代鄭介民,一定要隨時與胡宗南保持關係,並防止復興社內部的主戰派惹事生非,輕舉妄動。一切要等蔣夫人和宋部長從西安回來後再作定奪等。
1936年12月22日,戴笠帶上兩枝勃寧郎手槍,上滿了彈,暗藏在身上,在南京機場隨宋美齡、宋子文、端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