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0部分

,便設局鑄大中通寶錢,明代立國之後,改鑄洪武通寶錢,分為五種,包括一錢、二錢、三錢、五錢、十錢。

除了中央之外,各行省都設有寶泉局,和寶源局同鑄錢幣,並且最禁私鑄,不過當時由於礦冶產量不夠,銅料供應量有限,於是為了社會需要而立鈔法,於是在洪武八年發行所謂的大明通行寶鈔。

明史中記載,這種寶鈔分為六等:曰一貫,曰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每鈔一貫,準錢千文,銀一兩,四貫準黃金一兩。

從大明寶鈔發行之後,便禁止民間以金銀交易,只准寶鈔和銅錢兼行通用,而且規定百文以下只用錢。

不過由於發行大明寶鈔時沒有限制發行量,再加上印刷粗糙,容易被偽造,因而假鈔極多,於是寶鈔的幣值日益跌落,到了洪武晚年,寶鈔一貫只能換錢一百六十文而已,於是形成物價上漲的情況。

自洪武以下,雖然政府用政權的力量,再三禁止社會上以金銀交易,不過這種用行政干預的措施,不符合社會經濟的需要,於是寶鈔的信用越來越無價值,終被白銀所取代,從宣德年間之後,民間交易惟用金銀而已。

正德年間,官府發的俸祿是銀錢兼用,銀佔九成,錢僅一成,當時民間的交易,便是以白銀為通用的貨幣,縱然是窮鄉僻壤也有銀秤。

蘇州、杭州、南京等江南都會地區,當時一兩銀子可以換得一千文到一千二百文,地區不同,行情也是浮動。至於黃金和白銀的兌換,則大約為一比四,有時則為一比五,也是視地區不同而有所變動。

銀錠的鑄造方式,各省亦不相同,例如十兩的銀錠,湖廣一帶是鑄成磚形,蘇杭一帶則是鑄成紡錘形,銀錠的兩頭稍大,和北京城所鑄的弧形類似豬腰的銀錠又有所不同,這種銀錠通稱為元寶。

所以銀兩的使用,亦是視地方的不同而行使,不能在天下各地通行,他省的銀錠進入,往往要改鑄之後,才能流通在市面。

這種情況在正德年間毫無改善,唯有黃金,無論是金錠或者飾物,通行天下,價值相差不遠,只扣除買賣之間的差價而已。

不過一般升斗小民,可能終其一生,都看不到一個重達十兩的大金元寶,市井之間的販子,能夠積蓄幾個一兩的金元寶,已是省吃儉用多年,才能存得下來。

難怪齊冰兒在承諾以五百兩黃金的重酬,要求五湖鏢局無錫分局將她安全地送回太湖,無錫分局會傾全域性之力,保護她一人,並且因此而犧牲了十幾條人命。

在最危急的關頭,幸得金玄白出面相救,才沒有讓這些鏢師全軍覆沒,毫無所獲。

說起來也是彭浩和侯七兩位鏢師夠聰明,懇求金玄白充當臨時保鏢,並允諾給予二百兩黃金的重酬,護送他們返回蘇州五湖鏢局,才能賺到三百兩黃金,不致白丟人命。

二百兩黃金折算白銀約一千兩,如此每兩白銀換一千文來計算,數目之龐大,讓當時的金玄白震撼不已。

不過從他碰到諸葛明之後,命運整個改變,所遇到的人不是一府的首長,便是一省的最高行政長官,甚至連掌控錦衣衛的張永張公公,以及當今的正德皇帝都被他碰上了。

這些人出手之闊綽,口氣之大,是他以往從未想像到的,也因此讓他眼界大開,體會出官員貪瀆情況之嚴重。

根據明史的記載,劉瑾當政之時,天下三司官入觀,例索千金,甚至有四五千金者,科道出使歸,都有重賄。

至於稗史之記載,各省之佈政史入京覲見劉瑾,須納兩萬金,否則便會罹禍,遭致不測。

這裡所指的兩萬金,是以黃金為單位,而不是用白銀計算,由此可見宦官貪瀆之可怕。

JZ※※※陳屠夫聽到盛世財罵起劉瘸子來,心裡頗為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