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五章 同仇敵愾

崇裝好人:“陛下啊,這麼做不合適,這事是我兒子的錯,結果卻處罰魏知古,傳出去人家還以為您偏袒臣呢?”

唐玄宗更感動了:“老姚你別管,傳旨,罷了魏知古吏部尚書……”

本來是魏知古佔理的事,卻被姚崇借力打力,把自己搞得裡外不是人。

如果不是把人性的弱點摸透了的老江湖,誰能有這個功力?

但要說被姚崇玩得最慘的那個人,其實不是魏知古,而是張說,民間留下了“死姚崇算計活張說”的傳奇故事。

姚崇和張說是一對宿敵,二人鬥了幾十年。

姚崇拜相後,張說害怕了,於是便向好友李隆範求救。

岐王李隆範是唐玄宗的弟弟,哥倆感情很深。

張說琢磨著有岐王替自己說話,姚崇一定不敢太放肆,卻沒想到姚崇一個小花招就將他踢出了京城。

某天散朝,唐玄宗一眼看見姚崇落在隊伍後面,走路一瘸一拐:老姚你的腳咋的了?

姚崇意味深長地說:“足疾,算不了啥,臣真正擔心的是心腹之患。”

唐玄宗一聽,“喲呵,話中有話啊,你啥個意思嘛,有話直說。”

果然姚崇開始下毒:“張說這段時間老是悄悄拜訪岐王,朝廷重臣跟藩王勾勾搭搭,臣實在擔心會害了您的愛弟啊。”

唐玄宗打了個激靈:“好你個張說,你想幹嘛?滾出京城去吧!”就這樣,張說也被趕出了權利核心。

風水輪流轉,等到姚崇快要病逝時,張說卻時來運轉當上了宰相。

為了防止自己死後,姚家遭到張說的報復,姚崇又使出一個令人拍案叫絕的詭計。

他叫來兒子:“我死後張說一定會來弔唁,到時候你們把我收藏的珍寶器皿全部陳列在他面前。他最喜歡這些東西,如果他看中什麼就送給他。如果他什麼都不拿,你們就死定了。如果他拿了,你們趕緊拍馬屁,請他幫我寫碑文。拿到碑文後,要連夜刻出來。如果不出所料,他一定會反悔,到時候你們就跟他說,碑文皇帝已經同意,並刻好了。如此一來,他就拿你們無可奈何了。”

一切如姚崇所料,張說拿人家的東西手短,在碑文裡將姚崇誇成了一朵花,冷靜下來就後悔了:都把他定位為大忠臣了,還怎麼報復他的兒子?真糊塗,必須要改。

然而晚了,木已成舟,皇帝首肯了,就相當於給姚崇蓋棺定論了,誰還敢翻舊賬?張說只能哀嘆:“死姚崇算計活張說,唉,我不如他呀。”

這就是姚崇的詭詐之處,他總是會在不經意間給人下套,來氣的是,即便你明知被他下了套,還不得不就範。

唐玄宗李隆基並不傻,被人利用的滋味不好受。

終於有一次唐玄宗逮住了姚崇包庇黨羽的把柄,狠狠敲打了他一下。

姚崇一下子驚醒了,再幹下去早晚會惹得皇帝翻臉!於是他快刀斬亂麻,毅然決然地辭職了。

宋璟剛猛固執,留下“賣直求名”的把柄

相對於姚崇,宋璟沒那麼多花花腸子,此人性情剛猛,說話直來直去,不懂變通,有點“迂直”,逮住死理就不放。

這種人原則性很強,不講情面,人緣關係不好,但對糾正不良官場習氣來說,無異於一針良藥。

宋璟主政期間,朝廷託請走後門、送禮跑關係的陋習被一掃而空。但與此同時,宋璟也把人得罪光了。

問題是,你得罪誰都行,得罪皇帝就不好辦了。

宋璟一根筋,只認條文不看物件,連唐玄宗也照懟不誤,搞得唐玄宗一看到頭都大。

對比一下姚崇,他雖然也很講原則,但那都是針對下屬,輪到唐玄宗頭上,姚崇從來不正面碰撞,而是“曲徑通幽”給唐玄宗下套,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