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沒有每次都跟著調職,只有兩次跟著一起離開,所做的工作都是研究所。
張陽特意注意了下,這兩次,每次都是張克勤調職半年之後,張陽的母親才會跟著調過去,之後再次調動,母親基本都是留下來,等張克勤穩定後再過去。
這樣一來,這幾年兩人在一起的時間可以說很短很短。
也難怪張陽小時候對父親的記憶那麼的少,幾乎沒有父親這個概
慢慢的看完這一頁,張陽又低頭思考了會。
這一頁的介紹明顯瑣碎了一些,張克勤副專員沒做多久便升任了專員,之後又在別的地區做了書記,張陽母親的第二次調動,就是他做書記的時候。
那個時候,張陽已經有些記事了,好像搬到新家的時候他還很開心,有很多的叔叔阿姨都給他後吃的。
焦邑的警察局局長嚴錚,就是那個期間見過的張陽。
第四頁,關於張陽母親的介紹變的更少,對張克勤的記載基本上也都是他的政績,張克勤不僅僅有運氣,也有著極強的能力,主政一方的時候給當地帶來了很大的改變。
他還抓出過一些貪官汙吏,並且給予了嚴懲。
在那個時候,張克勤在老百姓的口中,甚至還有過張青天的稱號。
第五頁,記載的是張克勤再次調動的事情,張克勤被調回了京城,張陽的母親這次也隨後跟著調動,不過並沒有一起回京城,而去了別的地方。
仔細搜尋著之前的記憶,張陽回憶到了一次爭吵。…;
一次父親和母親很嚴厲的爭吵,因為一直都和母親在一起生活,張陽對父親的印象並不深,那次爭吵他因為小沒敢說話,可心裡卻在暗暗的記恨了父親。
他認為是父親欺負了母親。
或許,張陽對父親的偏見從那個時候便留了下來。
張克勤去了京城,母親卻去了另外一個城市,兩人再次分開,張陽一直跟著母親,跟著母親快樂的生活。
可惜好久不長,一年之後,張克勤突然出現,接張陽去京城,這一年張克勤在京城的發展很不錯,他上次調回京城的時候,因為工作的關係,結實了一批有能力,有關係的人。
那會這些人都是鬱郁不得志,不過現在都有了很好的發展。
張克勤認識的人之中,還有一些當時沒有被重視的前輩,那個時候這些前輩都屬於人生最低谷的時期,別人對他們喝五邀六,只有張克勤對他們最為尊重。
這些善緣,也為他以後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透過張克勤的資料,張陽努力回憶著,他似乎回京城的時間不長,而且每天都會和張克勤鬧,鬧著要找媽媽。
大概也就三個月的時間,張克勤實在帶不了他,只能又把他送了回來。
張陽還記得,那個時候的他,給張克勤的外號就是大壞蛋。
回憶到這些隱藏的記憶,張陽的嘴角帶著種無奈的笑容,原來這具身體小時候就和父親的關係不太好。
第六頁,終於出現了張陽最想要的東西。
在張重新送回來沒有多久,母親就突發重病,之後就住進了醫院了
張克勤在那個時候也從京城趕到了這裡,然後在這一直滯留了兩個月,張陽的母親也就是在這兩個月內去世的。
資料上對張陽母親的去世並沒有太多的描寫,只說是突發重病而亡,而在這期間,張克勤也一直都在母親的身邊。
看到這裡,張陽的眉頭忍不住又凝結在了一起。
從資料上來看,張克勤和妻子還是很恩愛的,他們是自由戀愛結婚,然後還有一起幸福的生活,結婚很多年後才有了孩子。
這樣的感情,應該很堅固才對。
即使以後